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采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115例患者中,107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3.04%,5例误诊,2例漏诊;经MRI检查,良性肿瘤21例,漏诊1例、误诊3例,检出率为80.95%;乳腺癌94例,误诊3例,无1例漏诊,符合率为96.81%;经病理学检查,115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为乳腺腺病、2例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2例为乳腺导管扩张、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为纤维腺瘤、6例为乳腺增生、25例为良性乳腺肿瘤、9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临床上运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较高,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涂阴肺结核中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34例肺结核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涂阴肺结核74例,涂阳肺结核60例;对照120例非结核组为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两组患者都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肺结核组总阳性率94.0%(126/134),而非结核组的阳性率为27.5%(33/12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1);另外,涂阴组阳性率91.9%(68/74),涂阳组阳性率96.7%(58/6o),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而且灵敏度、特异度也十分显著,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心电图ST-T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分别开展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就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检查冠心病阳性检出率与心脏彩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T段改变的46例患者中,共37例确诊为冠心病,占比80.43%,而ST-T段无变化的54例患者中,17例确诊为冠心病,占比31.48%,共误诊26例,占比26.00%(26/100)。结论:心电图ST-T段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为保障诊断准确性,需结合其他检查、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性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心电图ST-T段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ST-T段改变分为ST-T段改变的观察组(n=50)与ST-T段未改变的对照组(n=50),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诊断阳性率方面,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数据差距小,对比无意义(P>0.05)。与ST-T段未改变者对比,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患者的冠心病检出率高,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和T2DM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诊的T1DM21例及T2DM342例,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及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观察两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T1DM组4种胰岛自身抗体的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两组的病发年龄、BMI差异明显,生化指标上,两组的FBG、2hPG、HbA1c、TG、HDL-C上均差异明显(P<0.05),TC及LDL-C则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T1DM和T2DM在生化指标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指标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2者都具有特异性,2类指标检测对糖尿病1型和2型分型具有非常理想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48例、非结核性良性胸膜炎组患者25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例。用T-SPOT.TB测试上述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PEMC)中对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向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致敏的T细胞与腺苷酸脱氨酶(ADA)、血清结核抗体(Tb-Ab)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检测组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膜炎组和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剂盒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度。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结合3.0T磁共振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胆囊癌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3.0T磁共振检查,观察诊断邻近结构侵犯情况、胆囊癌检出率情况。结果 磁共振检查邻近胃窦侵犯、肝实质侵犯、十二指肠侵犯、胆管侵犯等总邻近结构侵犯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胆囊癌检出率高于磁共振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癌鉴别诊断之中,采用多层螺旋CT、3.0T磁共振检出率均较高,利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为准确分析患者邻近结构侵犯情况,准确鉴别患者病情,利于指导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初探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和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APTw)成像鉴别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行3.0 T MRI检查的CKD患者病例资料共21例(女6例,男15例),所有患者均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依据CKD临床实践指南确诊;同时收集24例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所有原始图像导入ISP工作站,生成伪彩图。由两名影像科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从肾的上极、中部、下极各选择一个层面并于皮质和髓质中分别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面积约10~20 mm2,避开肾窦、大血管及肾周组织。测量所得皮髓质T1值与APT值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进行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性检验;根据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参数值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得到相对应的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结果两位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75)。CKD组双肾皮质T1值和皮质AP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左肾皮质T1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887,敏感度66.7%,特异度100.0%;左肾皮质APT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66,敏感度95.2%,特异度95.8%;右肾皮质T1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60,敏感度76.2%,特异度100.0%;右肾皮质APT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21,敏感度85.7%,特异度91.7%。结论T1 mapping与APTw成像可无创有效鉴别CKD,基于二者的定量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侧肾脏各自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有望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食管鳞癌MRI联合序列与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multi 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的T分期诊断效能,为临床精准T分期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90例福建省立医院活检证实为食管鳞癌的住院患者,皆有完整MRI联合序列(高分辨率T2-TSE-BLADE序列+高分辨率T1-STAR-VIBE-FS延迟增强序列)、MDCT增强检查数据。由两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在双盲下分别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名阅片者T分期一致性。参照术后病理金标准分别计算上述两种T分期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分别对照病理标准进行一致性Kappa分析。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T1期22例(24.44%)、T2期22例(24.44%)、T3期34例(37.78%)、T4a期12例(13.33%)。两名阅片者两种T分期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97、0.86。结果显示:(1) MRI联合序列对T1~T3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MDCT;(2)两种分期方法对T4a期的敏感度较低,特异度高,约登指数较低;(3) 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与病理标准一致性分析Kappa值从高到低分别为MRI联合序列(0.91)、T1-STAR-VIBE-FS (0.81)、T2-TSE-BLADE (0.78)、MDCT (0.71)。结论MRI联合序列对食管鳞癌T分期效能优于MDCT。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 ST-T段改变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电图拟诊冠心病 30例及排除冠心病者 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存在 ST-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患者中, 1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电图阴性表现中, 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 ST-T改变拟诊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 ST-T改变,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段; 冠心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in early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30 cases of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30 cases of exclud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G diagnosis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diagnosis was compared. Results: among th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19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25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rat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tween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not only rely on ECG ST-T changes, because of its high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early coronary angiography should be made clear diagnosis.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住我院治疗的1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80例患者均实施18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检测结果;同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对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1.85%,特异度为88.89%,确诊率为66.67%;108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存在单支病变,有14例(28.00%)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段改变,有58例患者存在多支病变,有32例(55.17%)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段改变,单支病变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的阳性率,P<0.05;在心电图ST-T段改变情况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之间的性别、高血压、血糖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确诊率较高,且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诊断(尤其是多支病变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