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乙肝歧视拷问立法作者:邓凌原来源:《民生周刊》2012年第30期《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已于两年前出台。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这是社会的进步。至此,反乙肝歧视立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全国人大代表 乙肝歧视 就业权利 体检项目 师范大学
  • 简介:大处方的最后期限作者:陈纪英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第46期2012年12月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由人社部、财政部、

  • 标签: 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部 《意见》 人力资源 大处方 财政部
  • 简介:河北武安医院历经十年变身记去过河北省武安市医院的多数人都不相信这只是一个县级市的医院。这座斥资5.3亿元兴建的医院新址不光拥有宽敞整洁的大楼,硬件设施在河北省内也数一数二,完全见不到印象中属于小医院的拥挤和纷乱。

  • 标签: 市医院 河北省 硬件设施 小医院
  • 简介:别冷落“罕见病患者”血友病、粘多糖贮积症、结节性硬化症、肉毒硷缺陷症……很多不为人知的罕见病都有一个形象的统称——“孤儿病”,因为患病人数相对较少,患者的处境也往往会被忽略。当前,我国对于罕见病的立法和对患者的救助机制,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 标签: 粘多糖贮积症 结节性硬化症 罕见病 患病人数 救助机制 发达国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选取了10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成A、B两组,A组60例使用耳镜监视下行单纯鼓膜切开术,B组44例使用耳镜监视下行鼓膜切开术后同时行鼓膜置管术,对两种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6.2%;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使用耳镜鼓膜切开手术可以减少鼓膜置管次数,降低穿孔几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中耳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选取了5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成A、B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耳镜监视下行单纯鼓膜切开术,治疗组22例使用耳镜监视下行鼓膜切开术后同时行鼓膜置管术,对两种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6.2%;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使用耳镜鼓膜切开手术可以减少鼓膜置管次数,降低穿孔几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中耳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动脉超声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比较两组动脉硬化检出率,进一步对观察组中颈动脉内膜厚度与MRA脑动脉硬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动脉硬化13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动脉硬化检出率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观察组患者中,-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中膜厚度1.2mm患者12,检出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33.3%;-中膜厚度1.3mm患者10例,检出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50.0%;-中膜厚度大于1.4mm患者3例,检出动脉硬化3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临床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对于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测、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动脉 内膜增厚 动脉硬化 相关性 检测意义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脑脊液常规检测在颅感染鉴别诊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选择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该院行颅脑手术的 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 将其分成对照组 89例(未感染)和实验组 65例(已感染),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出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特异性,灵敏性。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脑脊液 PCT和体温明显较高, P<0.05.葡糖水平显著偏低, P<0.05.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脑脊液 PCT对颅感染诊断特异性为 62.3%。敏感性为 97.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血清 PCT指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蛋白质和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CT血清水平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组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血清 PCT联合脑脊液 PCT及常规检验联合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于预测患者术后颅感染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 颅感染;降钙素原;脑脊液;血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combined with routine cerebrospinal fluid detec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aniocereb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r no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89 cases) and experimental group (65 cases) respectively. The relevant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CT and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serum, CSF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e glucos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WBC count, the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increased,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ecificity of CSF PCT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was 62.3%. The sensitivity was 97.1%.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tein quantity,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serum PCT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tein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CT serum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irus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serum PCT with CSF PCT and routine test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进行的必备条件,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目前普遍采用的动静脉瘘,是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血管硬化是影响其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瘘手术前血管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参阅文献资料结果术前评估血管多种多样,但缺乏客观指标。结论无创性动脉硬化可作为评估血管的参考条件。

  • 标签: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手术 血管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微血管成像(SMI)背景下超声造影(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斑块230个),其中低回声斑块190个,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40个。应用常规超声观察颈动脉,记录目标斑块的位置、厚度,并根据斑块厚度分类:1.5~2.4 mm,2.5~3.4 mm,≥3.5 mm。然后对斑块行单用SMI 、CEUS及SMI背景下CEUS(CEUS联合SMI模式)检查,记录斑块新生血管的血流信息并保存图像。评估三种方法检测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30个斑块中,厚度1.5~2.4 mm斑块73个,2.5~3.4 mm斑块77个,≥3.5 mm斑块80个。单用SMI、CEUS及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结果Kappa值均>0,但单用SMI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1.5~2.4 mm斑块新生血管暂不能确定具有一致性(P>0.05)。CEUS与SMI检测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结果一致性,Kappa值=0.314(>0,但<0.5);单用CEUS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结果一致性,Kappa值=0.664(>0,且>0.5)。CEUS联合SMI模式较单用SMI或CEUS可以检测到斑块更多的新生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58, P<0.001;χ2=8.363, P=0.039)。结论单用CEUS与CEUS联合SMI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一致性较好,且CEUS联合SMI模式相比单用SMI或CEUS,可提高斑块新生血管的检出率。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成像 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室内颅压监测下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甲组(n=4,GCS评分为7-8分)、乙组(n=7,GCS评分为5-6分)、丙组(n=5,GCS评分为3-4分)、丁组(n=9)。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均行脑室内颅压监测术,根据颅压的变化情况予以阶梯式治疗,以此有效控制患者颅压与维持脑灌注压;丁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在颅压与脱水剂用量方面,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均要低于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室内颅压监测下,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梯式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颅压,维持脑灌注压,减少了患者病残率与死亡率,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阶梯式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得出结论对于合并距下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恢复其正常的力学关系,切开复位钛板固定可作为治疗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术前评估 骨折并发症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镜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镜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小管切开合并镜下泪道激光置管治疗泪小管炎的护理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的35例(35只眼)泪小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泪小管炎35例(35只眼)均治愈,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泪道镜下泪道激光+泪道成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以较小的创伤和优质的护理取得最佳疗效。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道窥镜下泪道激光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检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胃管肠营养支持,研究组行留置鼻肠管肠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其临床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留置鼻肠管给予肠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身体营养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鼻肠管 肠内营养
  • 作者: 吴江华 林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筛选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近年在病理科中逐渐开展常规检测。PD-L1的表达在肿瘤中存在瘤空间上及时间上的异质性,包括瘤体内部不同位点的表达异质性、肿瘤复发转移及肿瘤治疗后不同瘤灶间的表达异质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标本进行PD-L1检测仍是当前临床实践中关注的科学问题。PD-L1表达的异质性可导致临床实践中使用活检或细胞学标本检测对PD-L1表达的评估差异,以及选择原发肿瘤或选择复发转移、治疗后肿瘤作为PD-L1检测组织标本的潜在疑惑,进而对肺癌的免疫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将总结目前研究中所涉及的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表达瘤空间/时间异质性的报道并讨论其对PD-L1检测标本选择的影响,为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实践应用指导或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33例常规体格检查提示眼底动脉硬化患者(A组),根据有或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者,分为A1组(307例)和A2组(126例),将同期204例无眼底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流频谱特征,比较两组对象血流频谱Ⅰ型(正常血流频谱)、Ⅱ型(高阻力型)、Ⅲ型(一般硬化型)、Ⅳ型(血管狭窄型,狭窄率>50%)的检出率,分析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与眼底动脉硬化及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Ⅰ型血流频谱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35.1%与66.6%(P<0.001),而Ⅱ型、Ⅲ型、Ⅳ型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33.7%和10.8%、31.2%和22.5%、22.6%和10.8%(每组P<0.001).A组患者中A1组血流动力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2组,分别为68.7%和55.6%(P<0.001).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r=0.72),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与眼底动脉硬化及颅动脉硬化相关(r=0.763、r=0.874、r=0.565).无眼底动脉硬化改变者中有33.3%存在颅动脉硬化.而眼底动脉硬化患者中有35.1%,TCD提示为正常血流频谱.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动脉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TCD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颅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标签: 眼底动脉硬化 早期诊断 颅内动脉硬化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动脉狭窄的 TCD、 MRA检测结果。 方法: 对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6 月接受的 60 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动脉狭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进行 TCD、 MRA检测检测后对数据资料分析和对比。 结果 : 对所有的案例实施 TCD 的检测,其中 60 例患者中,确诊患者 58 例,确诊几率是 96.7% 。其中 10 例是前交通开放。 MRA 结果分析可知, 60 例患者中,检测准确的患者是 57 例,准确几率是 95% 。 结论 :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动脉狭窄的案例实施 TCD、 MRA进行检测,其诊断效果相对明显,属于无创性诊断模式,两者联合采用之后,准确几率更高,因此可实施和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狭窄 TCD M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