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夹板绷扎方法是骨科治疗的常用方法,同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经久不衰,在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技术应用的关键是夹板的适度和绷扎的技巧。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就骨科夹板的使用技巧和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10月实施骨科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实验组患者实施骨折手法复位和后夹板固定。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仅为73%。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夹板固定患者四肢,并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病例:患者,80岁,因四肢浮肿伴全身乏力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2℃;血压140/80mmHg(1mmHg=0.133kPa);心界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呼吸20次/分;眼呛及头面部无浮肿,无颈静脉怒张,无咳嗽、咳痰、胸痛,无肝掌及蜘蛛痣,肋间隙饱满(后前位胸片提示两侧肋膈角消失,主动脉影扩张,心影扩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①双侧胸腔中量积液;②血吸虫肝病(门静脉9mm,在正常范围内);③胆囊已切除;④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血吸虫肝病,浮肿待查。经详细询问得知,患者原来使用福辛普利(蒙诺,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10mg,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02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LT/WDL)、去分化脂肪肉瘤(DDL)、黏液样脂肪肉瘤(ML)患者共14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DM2基因扩增和S-100、CDK4、MDM2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综合分析不同类型脂肪肉瘤的特点。结果14例患者年龄(55.6±16.7)岁,男性10例,女性4例。ALT/WDL为2例,DDL为6例,ML为6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所有患者S-100均有表达,包括散在阳性、部分阳性及广泛阳性;CDK4、MDM2在ALT/WDL和DDL中均有表达,在ML中弱表达(4例);所有患者Vimentin均表达。2例ALT/WDL和6例DDL均检测到MDM2基因扩增。结论脂肪肉瘤发病率高,具有明显的形态多样性,准确的病理诊断是判断肿瘤预后和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并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内我院骨外科接收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开展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8例患者中有98例(90.74%)患者基本痊愈,8例(7.41%)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2例(1.85%)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后畸形,上述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病情明显恢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与畸形发生的概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简介:通讯作者张琦(1974.10-),本科,主管护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摘要目的研究重度心衰所致四肢高度浮肿患者长期静脉输注药物的有效途径,寻求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的方法。方法对40例重度心衰所致四肢高度浮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取PICC建立静脉通路;对照组(n=20)采取传统四肢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观察药物达到疗效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除1例死亡外,其余19例均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8)天。对照组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其余16例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天。结论PICC能够最大程度上使药物进行有效循环,并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药物发挥作用,同时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