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疾病。其发生大多是由肛腺感染引起,也有10%是继发于肛周皮肤病(例如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皮脂腺感染等)、肛裂、炎症性肠病、外伤、医源性损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及放疗等。肛周脓肿是医院肛肠科较为常见的急重症,属外科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见,其他年龄段、女性也可发病,只是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生活中,多数人只知道痔疮为肛门疾病,却对肛周脓肿知之甚少,甚至会将二者混淆,接受错误治疗,从而耽误病情。所以必须要提高对肛周脓肿的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合理的预防、治疗肛周脓肿疾病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肛周脓肿进行讨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痔疮科患者发生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并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来讨论其与肛瘘、肛周脓肿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分析,采取细菌培养、品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细菌菌种及其相关性。结果150例脓液标本中,检出需氧致病菌的百分率为90.0%,且以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为主,需氧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0%,革兰阳性菌占10.0%。检出厌氧菌共10.0%,以消化链球菌与脆弱类杆菌为主。需氧菌对于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可达100.0%,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肛周脓肿主要存在混合菌感染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所有检测出的菌群均对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的主要方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开展研究,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30例,AAA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护理管理,BBB组患者给予专科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BBB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皆显著低于AAA组,疼痛知识评分和疼痛控制满意度皆明显高于AA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采用专科疼痛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疼痛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64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的病患接受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切开引流术加以治疗,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和一次性治愈率。结果:研究组病人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参照组一次性的治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治愈率,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将其随机1:1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试验组行一次性根治术,对比治疗结局。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IL-6、IL-8和 TNF-α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各项检测值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2)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5.71%vs22.86%),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的QOL评分明显增高,其中试验组评分结果更高(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效果确切,能抑制炎症因子、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足部热敷及揉按耳穴对于肠镜后腹痛腹胀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二科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足部热敷组及揉按耳穴组。对照组患者在肠镜后进行常规宣教,另两组分别在常规宣教基础上进行足部热敷或揉按耳穴,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腹痛腹胀级别及肠蠕动频率、排气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干预后腹痛腹胀级别均有所下降,其中足部热敷组及揉按耳穴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足部热敷组与揉按耳穴组患者的肠蠕动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排气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足部热敷与揉按耳穴均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镜后胃肠蠕动,缩短肠镜后排气时间并有效缓解腹痛,因此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减轻患者肠镜后腹痛腹胀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在急重症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便秘护理的急重症患者76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对照组(38例,常规便秘护理)、试验组(38例,护理中应用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比较干预效果和排便时间情况。结果试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较对照组(76.32%)高,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1周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较小,护理干预4周后上述指标改善,试验组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每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重症患者便秘护理中,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更利于促进患者排便,缩短排便时间,患者病情恢复较为理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