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比较教育诞生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然而在整个20世纪,它都是一门相对边缘、模糊的非传统学科。当今世界联系正变得日益紧密,比较教育也变得更为制度化与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比较教育要如何应对挑战?如何与新兴的全球化相结合?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论述比较教育的艺术以及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WCCES)可能的角色。
简介:比较杜威和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对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教育目的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应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简介:通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硬计算和软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本文认为硬计算方法得益于其较强的原生性和理论支撑,应用相对成熟,不足是方法本身过于模式化,难以适应高度非线性以及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系统,系统性不强;软计算方法比前者具有更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但尚在完善阶段,其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方法原理等,剖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优缺点,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简介: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中超、英超足球比赛中射门技术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射门区域、射门时间、配合射门手段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英超球队在补时阶段射门的次数高于中超球队;中超、英超球队射门次数最多的区域都集中在B区、D区;英超球队传中球质量明显强于中超球队。
简介:梳理翻译的语言学派对普拉斯诗歌译介的对比研究多以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翻译为取向,而忽略了其诗歌译介在目标语文化中两种接受者的感受是否相等的问题。虽然等效译论非议众多,但按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关键意义,这无疑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简介:杂字与“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两类并行的识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相辅而成,它们不但在封建社会流传广泛,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了许多改编、新编之作,为我国识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杂字与“三百千”这两类识字教材在语言表达、内容重点、流传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简介: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政府通过金融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99年我国实行助学贷款制度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通过对比介绍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3个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指出目前我国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借鉴它们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
简介:自1997年5月新工党执政以来,一直将教育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工党所承诺的政策,尤其是他们对终身学习的重视,应视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不仅仅是一个新方向。先前的保守党政府也十分关注教育问题,并已开始考虑终身学习,当时称之为“生涯教育”(lifetimeleaming)。早在普选期间,就已经有许多全国性机构都在为其工作。而新一届工党又极力推动了终身学习的发展,因此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会在其教育规范中包含或至少提及这一内容。
简介: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上半期是比较教育学的“因素分析时期”或“历史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注重教育制度的各种背景因素,旨在用历史地形成的背景因素解释教育。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对因素分析法的批评,历史的方法被认为是“非科学的”,它只能解释教育现状,而不能得出法则性的结论,一些学者开始转向经验调查与理论分析,注重教育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旨在运用结论作出预测以及实施社会工程,这一时期因而被称为“科学分析时期”。
简介:常道直是中国近代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他终身把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完善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在其代表作《各国教育制度》中,常道直系统论述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体例、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比较教育学科的标志性成果。该书对当下比较教育研究有三点重要借鉴价值:研究应着眼于本国教育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坚持编写体例的多元化,不断追求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简介: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含义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并使其领悟;具体方法有“扣其两端”、旁敲侧击、循序渐进、举例类推;特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启发的时机和“度”,学思结合,教学相长。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旨在通过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获取先验性的、普遍性的知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本文从同与异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简介:在对英、美、日、菲、中五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述评的基础上,将其在内容分析和教学分析层面进行了异同对比,发现在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层面上各国都比较一致,但是在教学分析层面,我国有所欠缺。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具体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策略观、教学评价、教材思想、实验与探究、配套资源以及教材设计及品质为主的7个维度25个指标体系。
简介:中美两国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虽然不在同一个时期,但却有着许多共同点: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学校合并运动的第一宗旨;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学校合并运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经验,让"撤点并校"合理前行:为学校配备校车是政府应提供的免费配套服务之一;建设寄宿制学校应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合作;闲置的校舍可以作为村里的文化交流中心。
简介: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机会未必在同步增长,他们需要政府的资助.另一方面,教育规模的扩大又严重压迫着财政支出.各国都处在解决机会均等和财政负担的困境中.本文将讨论学生资助的相关理论,比较多样的资助制度,从中获得启示.
简介:一、道德教育的内容美国通过法律制定具体规则提出,内容上首要以法律为准绳,各种行为规范均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对教师的行为也基本是对公民层次上的要求,没有特殊的较高的理想主义的东西,是运用宪法权利来调节教师工作中的种种关系和行为,因而在表述上偏重于外显行为,实用主义,多具体的行为规则,可操作性强,多采用限制性语言(不准,不得之类)。
简介:儿童观的话题历久弥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都有独到见解的儿童教育观,但两者观点是共性之中又包含个性。福禄贝尔揭示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比较,从中把握天性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期为儿童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
简介:"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为思考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体系,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而有张力、广泛且不失深度的分析。通过对目前仍然存在着阻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种种制度的"历时关联"、"共时结构"和"博弈均衡"的分析,以期为城镇化进程中这场新的制度变迁找到有效对策。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成份。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制约作用。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不均衡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之所以有些青少年健康发展,成为品行优秀的学生,而有的青少年则品行小端,成为违法犯罪者,他们自我意
简介:上期讨论了相关理论并简单介绍了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本期介绍对高学费、高资助政策的各种批判意见和各国的学生资助概况,考察了学生资助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的状况,包括其历史、现状、社会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结果显示美国的财政资助卓有成效,但也存在学生负债过重和不还教现象,还有学生资助基准的变化使教育机会均等面临危机.
位于21世纪十字路口的比较教育
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硬计算与软计算方法比较
中国与美国中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比较分析
2011年中超、英超足球比赛中射门技术的比较研究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Daddy两译本比较研究——等效翻译视角
中国古代识字教材的比较——杂字与“三百千”的不同之处
亚太3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肯尼迪、狄亚林和弗莱耶报告中的终身学习观之比较
从历史主义到科学主义——比较教育学如何关注文化
常道直比较教育思想探微——以《各国教育制度》为考察中心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及其比较
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让“撤点并校”少走弯路——中美农村学校合并的比较及其启示
学生资助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对中日美3国的比较分析
美日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两种儿童教育观之比较
“比较制度分析”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违法中学生与优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
学生资助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续)——对中日美3国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