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6例因脊柱胸腰段骨折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则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并对两治疗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试验组高达95.3%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86.0%,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在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无论与术前相比还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另外,试验组2.3%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1.6%,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但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的各伤椎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八段锦在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6月在长寿区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0例混合痔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一日进行改良八段锦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切口疼痛、水肿、出血、尿潴留);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八段锦干预,可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治疗后( PCI) ST段回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为 AMI分层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 100例我院行 PCI治疗的 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ST回复情况分为完全回复组和回复不全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ST回复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 PCI治疗的 AMI患者中 21例( 21..00%) ST段回复不良, 79例( 79.00%) ST段完全回复。单因素分析表明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与年龄≥ 70岁、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未应用、缺血时间长和左前降支病变有关( P< 0.05);而与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 PCI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脉旁路移植术史无关( P> 0.05)。 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年龄≥ 70岁、未应用血小板蛋白拮抗剂和缺血时间长是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本研究采用体表心电图 ST段回复判断心肌再灌住,操作简单,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备具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心肌的再灌住。术前做好沟通,预测手术风险;术中避免加重心肌细胞的再灌住损伤,及早应用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溶栓组与延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溶栓组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择期行PCI治疗,延迟组患者入院后即刻行PCI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冠状动脉(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延迟急诊PCI治疗方案仍可再通梗死相关动脉,有助于急性患者病情的转归与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B超判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主体,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心脏B超检查,之后通过对比前后检查结果数据,判断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结果心脏B超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左房内径、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内径等等,通过观察对比B超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各项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较高,准确率达到了84.91%,但是仍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准确率。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较为灵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联合弹性髓内钉应用于多段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段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贺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肝胆外科护理带教采取"五阶段"循环结合教学路径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40例肝胆外科实习生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按Excel表格分组,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观察组基于此接受“五阶段”循环结合教学路径,对比不同教学模式效果,如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等。结果:①考核成绩:观察组理论、护理实践操作成绩均较对照组高(P<0.05);②教学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综合护理技能:在主动学习、团队合作能力等指标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带教采取"五阶段"循环结合教学路径效果显著,有益于提升护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取样64例,选取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33例,前路组)和后路手术治疗(31例,后路组),观察骨折复位、手术情况,对比并发症率。结果:术后,前路组后凸角(5.13±0.60)°,并发症率3.03%,比后路组(8.42±1.35)°、19.35%低,椎体前缘高度(32.64±5.30)mm,比后路组(27.14±4.21)mm高,住院时间(19.52±5.40)d,术中出血(352.58±60.47)ml,手术时间(146.80±33.57)min,比后路组少,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安全性佳,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椎体解剖高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患者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80例疑似RWMA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均对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作为判定的“金标准”,对于心脏超声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值和异常病变检出率等统计和对比。结果:金标准证实80例疑似患者中阳性共计73例,阴性共计7例;心脏超声提示阳性72例,阴性8例;心脏超声对于RWMA的各项诊断效能值为:准确度96.25%,灵敏度97.26%,特异度85.71%,阳性预测值98.61%,阴性预测值75.00%;心脏超声对于患者左室内径、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以及右房内径等异常病变的检出率与金标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RWMA患者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检出异常病变情况,值得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文中主要探究了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采用急诊护理方式的效果与作用。方法:本次对比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这段时间所收治并被确诊为本病的102名患者,为保证对比平均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一组中共有51名患者,对照组所采取的是一般护理方式,而研究组所采取的是急诊护理方式,将两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所采用的护理方式在进入抢救室与静脉开放中所用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及心肌梗死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人数比研究组更多(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急诊护理方式的效果更优,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其护理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