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及与觉察压力、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28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觉察压力量表进行睡眠状况分析及构建中介作用模型。结果①年龄18~20岁患者睡眠得分显著低于≥21岁患者(t=6.209,P﹤0.01)。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577,P﹤0.01)。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睡眠状况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1.533,P﹤0.01)。体质指数正常患者睡眠状况得分显著低于体质指数肥胖及超重患者(t=-6.713,P﹤0.01)。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睡眠得分显存在显著性差异(F=68.225,P﹤0.01)。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患者睡眠得分显著低于倾向采用消极应对患者(t=8.062,P﹤0.01)。不同自尊水平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8.087,P﹤0.01)。不同觉察压力程度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4.369,P﹤0.05)。②自尊、超载感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具有预测作用(t=3.639、-2.764,P﹤0.01)。③中介作用分析显示,自尊在超载感与睡眠状况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的21.30%。自尊在预测感、控制感与睡眠状况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具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术后时间段、不同体质指数、不同疼痛程度、不同应对倾向、不同自尊水平、不同觉察压力程度特征,并与觉察压力、自尊关系密切,且自尊在觉察压力与睡眠状况间具有中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6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89.66%,低于观察组的100%,(P<0.05);对照组反酸、嗳气与腹痛胀气的症状评分都高于观察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6.89%VS5.16%),(P>0.05)。结论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可使溃疡面有效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52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后路椎管形成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前均有一定降低,并且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前路手术治理效果更加理想,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四肢骨折手术之后疼痛患者接受早期生命力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生命力护理,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2小时、手术之后6小时、手术之后1天、手术之后2天、手术之后3天疼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四肢骨折手术之后疼痛患者开展早期生命力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采取早期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积极治疗,随访6个月,骨正常愈合67例(95.71%),延迟愈合或骨不连3例(4.29%)。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促进患者骨正常愈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可有效提高胃脘痛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的逆流征象。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间接诊的不孕症病患80例,利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技术,对所选病患的子宫肌层逆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0例病患当中共有43例发生逆流,占总比例的53.75%,其超声造影检查提示双侧通畅12例、双侧不通7例、单侧不通8例、双侧通而不畅11例、单侧通而不畅5例。结论对不孕症病患施以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可清楚的显示出造影剂在输卵管腔和宫腔中的流动与进入周围血管和子宫肌层的征象,而逆流的发生则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期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针对两组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给予观察组产妇期待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孕产次和流产次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产妇,而观察组产妇的前置胎盘史和剖宫产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前置胎盘产妇接受期待治疗后均成功分娩单活胎,两组均未见围生儿及产妇死亡情况,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孕周显著少于对照组胎盘正常产妇,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出生时体重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孕产妇的孕产次和流产次较多以及存在前置胎盘史及剖宫产史等均属于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前置胎盘孕妇采取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妇的孕龄,并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也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在心衰水肿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衰水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采用桃红四物汤+五苓散进行中药加减治疗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呋塞米+螺内酯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心衰水肿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五苓散进行中药加减治疗可以获得比呋塞米、螺内酯等西药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经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胃黏膜Hp现症感染阳性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给予雷贝拉唑及奥硝唑;对照组32例,给予法莫替丁及甲硝唑,两组均加用阿莫西林及果胶铋。7d为一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两组根除Hp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2.5%,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1%和71.8%,经临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抗耐药,杀菌性强,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由本科门诊接诊的不孕症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谐波造影技术与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对患者施以输卵管通畅度的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X线造影与输卵管超声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出比较。结果X线造影组和超声造影组的输卵管通畅度检测结果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超声造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X线造影组的3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利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法,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治,可显著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且此法还具有操作简便以及无辐射等特点,在不孕症患者的诊治工作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中医文献中尚无明确记载,大致属于中医文献中的“白疕”、“干癣”、“松皮癣”的范畴,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约占银屑病人群的1%。多见于成人,极少累及儿童。常因在急性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等引起;少数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来;脓疱型银屑病在脓疱消退的过程中,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适当应用而导致的红皮病型银屑病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1。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初起时,在原有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大,最后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炎性浸润明显,表面附有大量麸皮样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常伴有小片正常皮岛。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治疗困难,笔者在治疗该病过程中,病-证结合,取得了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