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金标准。由于术后患者永久性尿流改道,需终身佩戴集尿袋,腹壁造口存在造成身体形象改变,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术后患者 根治性 延续护理 腹腔镜 尿流改道术
  • 简介:目的探讨NOB1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HR-HPV)感染关系。方法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114例宫颈病变患者组织标本纳入研究,其中53例为宫颈癌、42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19例为慢性宫颈炎,对标本NOB1表达和HR-HPV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HR-HPV阳性率(83.0%)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46.5%)和慢性宫颈炎(26.3%),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癌病变不断恶化,HR-HPVDNA负荷量逐渐增加(Z=13.35);宫颈癌NOB1蛋白质阳性表达率(73.6%)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35.7%)和慢性宫颈炎(10.5%),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阳性率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NOB1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OB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与分化程度正相关;宫颈癌NOB1表达与HR-HPVDNA负荷量具有显著正相关特征(r=0.457,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NOB1过度表达与HR-HPV感染相关,两者共同参与了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NOB1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ZO-1表达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数目的关系,以及贝那普利干预作用。方法:建立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干预,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ZO-1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以及应用WT-1来标记足细胞核,观察足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8周时,糖尿病组ZO-1染色强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12周时变化更为明显(P〈0.01),足细胞数目两个时间点较正常组均明显减少。8周时贝那普利干预组ZO-1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周时贝那普利干预组ZO-1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干预组足细胞数目两个时间点均较糖尿病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细胞数目与ZO-1表达呈正相关(r=0.923,P〈0.01),而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9508,P〈0.01)。结论:ZO-1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表达减低,并与足细胞数目兰正相关,ZO-1表达减低与足细胞数目减少、尿蛋白发生密切相关。贝那普利能改善ZO-1表达,减少尿蛋白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

  • 标签: ZO-1 足细胞数目 贝那普利 相关性
  • 简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是Webster等1993年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刺激大鼠乳房肿瘤细胞,筛选其表达产物后发现。当细胞受血清或糖皮质激素刺激时,SGK1基因在30min内表达迅速升高5~10倍,故命名为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它是一种与蛋白激酶B(PKB/AKT)等第二信使蛋白具有极高同源性丝氨酸和/或苏氨酸蛋白激酶。

  • 标签: 血清 糖皮质激素 蛋白激酶 肾脏疾病 离子通道
  • 简介:目的检测整合素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探讨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整合素β1、VEGF、MMP-9表达。结果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整合素β1、VEGF、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6%、64.41%和55.93%,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和6.67%,膀胱移行细胞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间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整合素β1、VEGF、MMP-9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分级相关;整合素β1、VEGF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灶直径、单发/多发相关;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年龄相关;整合素β1与VEGF及MMP-9之间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β1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并与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相关,表明其具有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作用。整合素β1可能通过协同VEGF及MMP-9作用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

  • 标签: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整合素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双侧肾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风险预测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7例双侧肾癌患者(14侧例)临床资料,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统计分析R.E.N.A.L.肾肿瘤评分与手术方式选择、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等关系。结果14例次手术,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PN)10例次,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LRN)4例次;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低、、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6例次、6例次、2例次,行LPN分别为6例次、4例次、0例次;R.E.N.A.L.评分均值LPN组(5.8±1.9)和LRN组(8.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LPN方法选择有显著相关性(χ^2=30.9,P<0.05),低度及大部分中度复杂肿瘤适合行LPN。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能够对双侧肾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难易程度及手术风险进行较好评估。

  • 标签: 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肾根治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MRI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zation,FISH)和FISH、膀胱镜检查在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监测应用,为完善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临床诊断高危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第3、6、9、12和18个月随访均行FISH、FISH联合MRI检查及膀胱镜加活组织检查。结果60例入围患者监测,单纯采用FISH检查,阳性33例,疑似肿瘤复发占55.0%;MRI加FISH检查,阳性累计36例,疑似肿瘤复发占60.0%。所有疑似病例均采用膀胱镜加活组织检查,最终确认肿瘤复发患者35例,占全部患者58.3%,其中单纯采用FISH检查发现肿瘤复发27例,占肿瘤复发患者77.1%;而采用MRI联合FISH检查发现肿瘤复发累计达32例,占肿瘤复发患者91.4%。结论MRI联合FISH对膀胱肿瘤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用FISH检测,MRI联合FISH可能成为一种新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方法。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复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对膀胱壁浸润深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近70%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膀胱癌整体5年生存率可达77%,仅5.5%患者出现远处转移。但由于膀胱癌具有较高复发率,肿瘤恶性程度可伴随复发、逐渐进展等特点,使膀胱癌远期预后不佳。低、中风险膀胱癌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年分别有20%、40%复发率,高风险患者复发率可达90%。

  • 标签: 膀胱癌细胞 复发率 浸润性肿瘤 膀胱组织 浸润深度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肾小球系膜区炎症、增殖过程作用及己酮可可碱保护效应.方法:采用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方法,观察抗ICAM-1MAb对巨噬细胞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影响及己酮可可碱保护效应.结果:抗ICAM-1MAb对巨噬细胞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刘量依赖性;己酮可可碱可抑制TNF-α诱导系膜细胞与巨噬细胞粘附.结论:ICAM-1参与、影响肾小球系膜区炎症、增殖过程,己酮可可碱肾脏疾病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粘附分子 肾小球系膜细胞 巨噬细胞 己酮可可碱 肾小球系膜区炎症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NR_024158肾肿瘤表达及其调控机制,并探讨其对肾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方法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NR_024158肾肿瘤组织和细胞系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R_024158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非特异性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肾肿瘤细胞系NR_024158表达变化;MTS技术检测过表达NR_024158后细胞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过表达NR_024158后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肾肿瘤组织和细胞系NR_024158表达较相对参照系(HK-2)降低;NR_024158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5Aza.dc处理后,肾肿瘤细胞系NR_024158表达明显增加;过表达NR_024158后肾肿瘤细胞系增殖和迁移、侵袭明显受到抑制。结论NR_024158肾肿瘤中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其表达受甲基化调控。

  • 标签: 肾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表达调控
  • 简介:淫广藿又名仙灵脾,并名“三枝九叶草”,为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泛称,为多年生草本,主产于陕西、辽宁、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地。本品性温,味辛甘。功效补肾壮阳,祛风湿,主治阳痿,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症,是男科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 标签: 淫羊藿属 男科病 多年生草本 补肾壮阳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 简介:通过检测尿液样本某些指标诊断膀胱肿瘤是目前研究一个热点,作者采用相关技术验证了一系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膀胱肿瘤标志物。本文中介绍4种潜在无创诊断膀胱肿瘤标志物。作者总共检测124例患者尿液样本,其中63例确诊为膀胱肿瘤,61例为正常对照。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无创诊断 膀胱癌 载脂蛋白E 肿瘤标志物 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10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而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10例患者,合并MayoⅡ级者5例,Ⅲ级者4例,Ⅳ级者1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9±10.9)岁。肿瘤位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4例。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死亡病例。7例患者行开放途径下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例患者先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联合经腹腔途径下手术,术探查肾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遂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88~556min,平均(399.2±91.5)min。术中出血量300~4000mL,平均(1450.0±1136.5)mL。术后住院时间8~39d,平均(16.7±9.6)d。本组10例患者,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ClavienⅡ级并发症4例。ClavienⅣa级并发症2例。10例患者随访时间2~14个月,位随访时间8个月。10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骨转移合并肺转移。1例(10%)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使肿瘤切除更彻底,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癌 癌栓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原位肾灌注法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采用低温原位肾灌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肿瘤21例。其中中央型肾癌12例(含孤立肾1例,对侧肾萎缩2例,双肾多发肿瘤1例);外周型肾癌2例;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中央型肾嗜酸细胞瘤1例。术前介入下患侧肾动脉内留置球囊导管,术阻断肾动脉,4℃灌注液原位肾灌注,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2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肾动脉阻断时间16∽34min,平均21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113ml。术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患肾均显影良好。结论低温原位肾灌注法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低温 肾动脉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临床效果。方法91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年龄18~57岁,结石4~1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和双氯芬酸钠)。3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90.0%、6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使用率分别为(8.20±1.56)d、20.0%、3.3%和(9.21±1.59)d、44.8%、20.7%,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0±1.73)d、64.0%和48.0%(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也均低于后者。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 药物排石治疗
  • 简介: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重要指标,有多种测定方法。菊粉清除率及放射性核素双血浆法是测定GFR金标准。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与菊粉清除率、放射性核素血浆标本法测定GFR等具有良好相关性,被作为临床上测定GFR金标准。99mTc-DTPA放射性核素显像法可以测量分肾GFR,具有简便、无创及准确等优点,移植肾活体供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法 肾移植 活体供体 肾功
  • 简介:目的:研究GRIM-19人膀胱尿路上皮癌(BTCC)组织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p63、STAT3表达相关性,探讨GRIM-19对p63、STAT3影响及其BTCC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6例BTCC组织、45例相应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GRIM-19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63、STAT3蛋白表达。结果GRIM-19mRNA76例BTC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40.7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分别为66.67%和96.67%)(P均〈0.05);p63、STAT3蛋白BTCC组织表达(分别为82.89%、72.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P均〈0.01)。BTCC组织GRIM-19mRNA低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发生情况等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GRIM-19mRNA与p63、STAT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GRIM-19mRNABTCC组织表达下调,提示GRIM-19作为重要抑癌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p63、STAT3BTCC发展起拮抗作用,参与BTCC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可能是BTCC转移潜在标志。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GRIM-19 P63 STAT3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E-cadherin、Bcl-2早期肾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表达水平,为早期肾细胞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边距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标本45例,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分别取癌组织(a),癌旁0.5cm(b)、1.0cm(c)、2.0cm(d)处正常组织,应用即用型非生物素免疫组化Elivision法研究E-cadherin、Bcl-2各组组织表达和组织间表达差异。结果E-cadherin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1.1%,Bcl-2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0.0%,a组E-cadherin、Bcl-2阳性表达率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b、c、d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旁0.5cm处可认为早期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边距。

  • 标签: E-CADHERIN BCL-2 肾肿瘤 癌旁组织
  • 简介:目的探究HPV感染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HUC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BUCC患者及60例对照组患者膀胱组织标本,采用PCR结合凝胶电泳方法检测标本HPV16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结果HPV病毒HUCC表达(15.7%)及对照组患者表达(13.3%)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目前小型研究不支持HPV16感染参与免疫功能正常个体HUCC发生。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