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脑梗死病史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的睡眠参数,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失眠率及失眠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数据高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眠率为92.4%,对照组患者的失眠率为63.2%,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较差,失眠率较高,睡眠结构紊乱,故在临床中应及时采取措施干预以改善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

  • 标签: 轻中度脑梗死 急性期 睡眠状况
  • 简介: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技术探讨中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部位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7例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伤后10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并常规行头颅MRI检查,采集DTI数据,测量两侧额叶、颞叶内侧、顶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中脑部位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MoCA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MoCA量表为标准评定,无认知功能障碍41例(32.28%,无认知障碍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86例(67.72%,认知障碍组),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记忆的障碍。与无认知障碍的病人相比,认知障碍的病人两侧额叶、颞叶内侧、胼胝体膝部FA值降低,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记忆障碍为主。颅脑损伤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病人额叶、颞叶、胼胝体白质受损密切相关。

  • 标签: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目的探讨中度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变化与手术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5例中度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需要开颅手术分为手术组(8例)和非手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其中APTT、FDP和D二聚体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0.01);而两组血小板计数、INR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度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与手术预测相关;临床应将其用于预测TBI患者的手术需要及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NIHSS评分为〈15分的70例中度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森田疗法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心理干预组20例)和单用常规疗法治疗(未心理干预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NIHSS、mRS、BI、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的差别。结果与常规治疗相比,对-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用森田疗法进行心理治疗可以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心理干预组:(10.5±2.7)d,未心理干预组:(15.4±2.1)d,(P〈0.05)],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心理干预组:(14885.5±3687.5)元,未心理干预组:(22773.4±4221.7)元,(P〈0.05)】,而对△NIHSS、△mRS、△BI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康复。

  • 标签: 森田疗法 卒中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中型颅脑外伤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别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综合功能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综合功能的恢复,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轻中型颅脑外伤 睡眠质量 综合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国家Ⅰ类新药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或开放临床试验,参加随机试验的受试者依服药方法不同再分为3次/d给药(200mg/次)和2次/d给药(200mg/次)两个亚组;开放试验受试者均3次/d给药(200mg/次)。所有受试者基础用药均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后第11天和第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观察和记录不良事件。结果(1)随机对照试验共入选28例患者,经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后,A组(3次/d给药)有效率为83.33%(15/18),B组(2次/d给药)40.00%(4/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第11天和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开放试验入选患者34例,与随机试验28例合计进行总体疗效评估。(2)总体疗效评估显示,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明显增加(均P〈0.01);治疗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优于第11天(均P〈0.01)。(3)RE用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中度升高,发生率为4.62%(3/65),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为可逆性,临床应用安全;3次/d用药组疗效优于2次/d用药组。

  • 标签: 苯呋喃类 胶囊 脑缺血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意识模糊、语言障碍2d”于2010年9月14日在HarborView医疗中心(HarborViewMedicalCenter,Seattle,WashingtonUS)就诊。患者于2d前突然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伴意识模糊,无其他伴随症状。就诊时血压127/80mmHg,查体表现为时间、地点定向力差,计算能力减低,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但可以读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