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公开号CN1781953A公开日2006.6.7申请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的连续制造方法,它包含了多段聚合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工程a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0.1到4.0,工程b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工程c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1.0到7.0以及工程d制造极限粘度[η]范围从2.0到11.5的乙烯共聚物,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极限粘度[η]范围从1.1到8.0,密度范围从0.935g/cm^3到0.965g/cm^3,具有优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优异的刚性,不仅成形品的内壁和外观良好,而且没有鱼眼或凝胶的缺陷。
简介:公开号CN1769337A公开日2006.5.10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本发明属于制备聚烯烃合金领域,特别涉及通过控制由Ziegla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分步发挥作用,从而得到既具有良好形态又具有组成、性能可调的聚烯烃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丙烯聚合物和乙烯共聚物组成,所述的乙烯共聚物是乙烯与α-烯烃或双烯烃共聚得到的,其中α-烯烃或双烯烃在乙烯共聚物中的摩尔含量为0%-60%,乙烯共聚物占聚烯烃复合材料总重量的3%-80%:所述的聚烯烃复合材料具有粒子形态,乙烯共聚物分子量分布为1-6,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0℃;在反应中生成的乙烯共聚物均匀分散在丙烯聚合物粒子中形成聚烯烃复合材料。
简介:孔隙结构对页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渗流能力和页岩气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页岩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为全面、直观地展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空间特征,选取川南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先运用MATLAB自编程序识别扫描电镜(SEM)二值图像的方法,测得不同孔隙面积与相应的面孔率数值,拟合得到了岩样的面孔率函数;再利用积分几何理论建立了面孔率函数与孔隙度函数之间的换算模型,计算得到了岩样的孔隙度与孔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据此对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岩样的孔径主要为1~50nm,孔隙度峰值出现在孔径为13nm处,中孔是孔隙的主体,占总孔隙空间的93.7%。与高压压汞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比较,SEM图像观测法所得结果可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页岩储层,也适用于其他致密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