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10月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A组(n=30)和B组(n=30)和对照组(n=30),A组在分娩后于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组在分娩后于产妇三角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则采用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来预防出血。观察对比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占33.33%,B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9例,占63.33%;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有3例,占10.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来对剖宫产的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产妇在分娩后的出血量较少,但产妇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在用药时要注意把握剂量与入路,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ASA分级I~II级,择期行全麻下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80例,所有病人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40例,实验实施者和数据采集者均不知道具体的分组情况。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2ml溶液(在D组则为地塞米松10mg,在N组则为生理盐水2ml)。术毕待患者Aldrete评分达9分以上时送回病房,同时接上自控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1h、4h、8h、24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PONV进行评分,记录PONV的发生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PONV的发生率(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可以显著减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次数和程度,方法简单可行,值得在术后自控镇痛病人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Dex)不同给药方式对下肢骨科术后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M组吗啡5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D1组在手术结束前缓慢静注(10min)Dex0.8μg/kg,硬膜外配泵,吗啡2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D2组Dex0.8μg/kg+吗啡2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3组均为4mL/h的背景输入量。记录PCEA开始后6、12、24h的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PCEA)各时点3组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MAP明显低于D2组、M组(P<0.05);D1组在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D2组、M组(P<0.05);D1组、D2组在24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Dex用于硬膜外配泵方式给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以减少吗啡用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的13个中心的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的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栓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的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栓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栓药物与高剂量溶栓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的甲硝唑和替硝唑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四组,每组各30人。四组治疗模式分别为甲硝唑口服治疗组、甲硝唑外用治疗组、替硝唑口服治疗组以及替硝唑外用治疗组。结果甲硝唑与替硝唑两种药物的口服使用均具有显著的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效果,且与两种药物的外用疗效差异数据进行对比,可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甲硝锉和替硝唑的滴虫性阴道炎口服治疗比之两种药物的外用治疗有着更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采用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儿科15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而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滴注。结果连续治疗7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9%,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吸痰次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前者可快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氧疗时间,减少吸痰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特选择了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足月妊娠并发产后出血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产妇。实验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静脉推注,实验B组缩宫素方式同A组,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对照组单纯缩宫素方式治疗。分析三组产妇的2、24小时的出血量、出血率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A组和实验B组产后临床总有效率98.00%、98.00%和对照组数据92.00%差别不大,2组实验组的出血情况对比差别小,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采取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优于比单纯缩宫素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6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按摩子宫和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48例)采取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6.4±12.6)min,产后2h、24h的出血量分别为(236.8±52.6)ml、(526.8±61.5)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3%,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控制产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缓解作用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并辅于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以缓解癫痫症状的持续状态;此给药方法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氨甲环酸给药方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1月行THA的RA1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氨甲环酸给药情况分为研究1组52例、研究2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1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6h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研究2组于术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照组术前30min及术后6h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3组围术期失血情况,记录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及围术期Hb最大减少值;分析手术前后手术侧肢体周径差值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记录术后2周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研究1、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率和输血量均少或低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术后失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均少或低于研究2组(P〈0.05)。研究1、2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和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少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少于研究2组(P〈0.05)。3组术后24h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1、2组高于对照组,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P〈0.05);围术期血红蛋白最大减少值研究1、2组低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低于研究2组(P〈0.05)。3组术后24h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术前(P〈0.05)。3组手术前后手术侧肢体周径差值及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围术期内予以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能有效改善RA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且术后血栓事件发生风险较低,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