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西方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对西方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巴洛克早期是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1600—1640年,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作曲家从文艺复兴的复杂对位中解脱,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力求突破16世纪旧的音乐体裁和表现手段,从创作实践到美学理论都寻求一种新的创造.本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综述,试图对国内近年来有关巴洛克早期西方音乐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和梳理。笔者通过知网搜索论文、核心期刊中关于该时期文献的分类与比较,发现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对象集中在音乐修辞法研究、“两种实践”、早期作曲家和作品研究、通奏低音、单声歌曲五个方面。
简介:勃洛克与叶赛宁,叶赛宁与勃洛克——这两个名字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是并列的。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把对祖国的爱——爱得“欢快以至于心痛”——贯穿到自己的生命中。亚历山大·勃洛克说:“我的罗斯,我的生命……”而对叶赛宁来说,没有罗斯,没有自己亲爱的祖国,自己的生命也谈不上有什么意义。他们两人的第一次相会是在一九一五年三月。勃洛克当时已经是一位公认的文学巨匠,已经出版了诗集,而第一本诗集是在难忘的一九○五年风暴即将来临的时日问世的。叶赛宁的处女作《白桦树》一诗只是在这次会见前一年才在《小天地》这本杂志的一月号上刊出。至于第一本诗集的出版,那还是此后一年的事。后来这两位诗人在诗集《献给孤儿们的蜜糖饼干》中相遇。这本诗集中有著名诗人亚历山大·勃洛克的七首诗,青年作者谢尔盖·叶(宀西)宁的两首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名字正巧在这本诗集中相遇,而这本诗集的全部书款都捐赠给俄国流离失所的儿童。还有过多次相会。叶赛宁至死都对勃洛克怀有最友善的感情。对于这一点不只是叶赛宁自己讲过,那些熟悉这两位诗人的人都讲过。现在就引述他们的一些话,摘引这两位诗人自己的以及他们同时代的文学家们的回忆、日记和札记中的一些片段记载。其中,除了诗人彼·彼亚斯特的回忆以外,都先后发表过。有些只发表过一次,而且还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勃洛克的朋友,彼·彼亚斯特对于叶赛宁的回忆材料现存(苏联)中央国家文学艺术档案库。
简介:乔凡尼·洛伦索·贝尼尼是意大利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17世纪,意大利的教会和上层贵族为消除文艺复兴的影响,竭力收买一些艺术家来为他们服务。美术上大体形成了三种倾向:一种是以卡拉契等画家为首的学院派;另一种是以卡拉瓦乔等人为骨干的现实主义画派;第三种则是贝尼尼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贝尼尼1598年诞生在那不勒斯。父亲彼特罗·贝尼尼也是雕刻家、画家,是他的启蒙老师。贝尼尼从小才智聪颖,8岁就能单独刻出一个小孩头像。17岁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了一尊技术上相当成熟的肖像。成名后,他承担了为教皇监造教堂、陵墓的任务,一直是宫廷的座上客,为王宫贵族和几代教皇制作风行于社会的“巴洛克”风格的雕像。贝尼尼和米开朗基罗的气质一样,一身兼
简介:约翰·洛克(JohnLocke)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于1689—1690年出版政治著作《政府论》,该书汇集了他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他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之父”,而且对于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广泛视为启蒙峙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他的著作也大大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许多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的开国元勋,尤其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洛克的思想和政治理论对早期《独立宣言》的拟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力,洛克的理论激励了后朱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