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非对称性视野损害的相关因素,并了解非对称性视野损害者双眼间眼部参数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温州青光眼进展研究(WGPS)中确诊的POAG患者,分析双眼眼部参数,包括眼压、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视野平均偏差(M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盘沿面积、视盘面积、杯盘比、视杯容积。非对称性视野损害定义为双眼视野MD的绝对差值≥5 dB,根据此标准将受检者分为对称组和非对称组,分析2组眼部参数与非对称性视野损害的关系。非对称组进一步行双眼间眼部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POAG患者142例(284眼),对称组92例(64.8%),男39例(42.4%),年龄(65.3±1.0)岁;非对称组50例(35.2%),男32例(64.0%),年龄(67.6±9.1)岁。男性[OR=4.52,95%可信区间(CI):1.90~10.73,P=0.001]、较差眼的CCT较薄(OR=0.97,95%CI:0.95~0.99,P=0.003)、双眼平均RNFLT差值增大(OR=1.10,95%CI:1.04~1.15,P<0.001)为非对称性视野损害的危险因素。非对称组中,视野损害较重眼相比对侧眼,其平均RNFLT较薄(Z=-7.80,P<0.001),盘沿较窄(t=-4.97,P<0.001),视盘面积较大(t=2.38,P=0.02),平均杯盘比(Z=-4.51,P<0.001)和垂直杯盘比(Z=5.16,P<0.001)均较大,视杯容积较大(Z=-3.31,P<0.001),但双眼间眼压、等效球镜度(SE)、AL、CCT、LT和A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CCT较薄、双眼平均RNFLT差值增大为POAG非对称性视野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对称性视野损害者其双眼中的较大视盘眼,更容易发生视神经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颅牵张成骨术结合人字缝固定治疗婴儿颅缝早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共收治7例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男4例,女3例,年龄3~11个月,平均6个月,4例为Apert综合征,2例为Crouzon综合征,1例为Pfeiffer综合征。用超声骨刀在后颅采用枕骨结节上截骨方法进行截骨,在双侧颅骨颞枕部安装2个2 cm的延长器,其中4例患儿行双侧人字缝钛板固定(人字缝固定组),3例未进行人字缝固定(未固定组)。均于术后5 d开始牵张进行延长,每日每侧1次,每侧0.4~0.8 mm/d,10~15 d延长期,6个月固定期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人字缝固定组患儿同时拆除钛板。均于术前及6个月固定期后拆除延长器前,测量2组患儿额枕周长与头颅指数变化情况,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1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儿头颅畸形都有明显改善,人字缝固定组患儿后颅充分延长,而未固定组患儿枕部低平,后颅形态扁平。2组患儿均无死亡、颅骨坏死、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人字缝固定组和未固定组手术后头颅指数均较手术前降低,固定组术后头颅指数降低20.5%±5.8%,高于未固定组的17.5%±5.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字缝固定组和未固定组手术后额枕周长均较手术前增加,固定组手术后额枕周长增加(2.7±0.4) cm,显著高于未固定组的(1.7±0.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9,P=0.013)。结论后颅牵张成骨术治疗颅缝早闭症患儿时,用钛板固定人字缝可使后颅成为一整块颅板进行后颅牵张成骨,枕部扁平畸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后颅饱满,效果优于未固定人字缝患儿,尤其适用于严重综合征型的低龄患儿。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 ,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患者 40 例,采用口外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I 期愈合率、 II 愈合率以及延迟愈合率分别有 52.50% 、 27.50% 和 20.00% ,愈合率 80% ( 32/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暂时性面瘫、面部神经损伤、咬合干扰、腮腺涎漏的例数分别有 3 、 2 、 2 、 4 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7.50 ( 11/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较好 ,该种治疗方式切口置管、简单,但是容易留下疤痕。
简介:摘要先天性/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 IFS)是起源于纤维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的恶性肿瘤,是1岁以内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最常见于四肢和躯干。病理学诊断是目前IFS确诊的金标准。完整切除手术治疗是IFS传统的首选治疗方式,影像学检查可为手术可行性提供依据。但IFS自身生物学特征,如生长迅速,常是大肿瘤,好发于四肢和躯干,与邻近血管、神经或骨骼通常有密切关系等,限制了此类手术的进行。同时,鉴于IFS肿瘤的高化疗敏感性,经病理确诊后,化学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已成为IFS的一线治疗方式。目前化疗方案以长春新碱-放线菌素(VA方案)为一线方案,但尽管其具有良好的IFS反应性及预期安全性,其长期安全性仍有待验证。现阶段,疾病的总体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初次手术向最大限度保留器官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成功转化,对IFS的诊治意义重大。同时,新型治疗方法,包括针对TRK融合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VEGFR/PDGFR)、BRAF基因重排等靶向治疗,为对化学治疗反应不良的难治性、转移性/复发转移性IFS提供了新的希望。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进行视网膜视盘区和黄斑区血管成像,探讨眼轴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和黄斑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9年6─11月于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POAG病例,依据眼轴长度分为中等眼轴青光眼组(眼轴范围为22.51~25.50 mm)和长眼轴青光眼组(眼轴>25.50 mm),并匹配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单眼入组。最后共42例纳入中等眼轴青光眼组,37例纳入长眼轴青光眼组。所有受检者完成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OCTA检查。通过OCTA测量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密度(RPC VD)和黄斑浅层血管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等分析数据。结果:长眼轴青光眼组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小于中等眼轴青光眼组[(74.5±9.6)μm vs. (80.5±13.6)μm;t=2.244,P=0.028],但2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眼轴青光眼组黄斑全图、黄斑旁区、黄斑周围区血管密度均小于中等眼轴青光眼组,但仅黄斑周围区颞侧血管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P=0.028)。2组的平均和各象限RPC 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眼轴与GCC、黄斑浅层血管密度参数呈负相关(眼轴与GCC:r=-0.333,P=0.003;眼轴与黄斑浅层血管密度:r=-0.303~-0.282,均P<0.05),与RPC VD无显著相关性(P=0.383)。结论:在病情相近的情况下,POAG眼轴的延长主要损害黄斑血管,尤其是周边部颞侧血管,对视盘周围微血管无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背景下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处理方法及结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且均于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均实施高位结扎,观察组患儿则采用选择性高位结扎,术后随访一年对两组患儿异时性腹股沟斜疝发生率,评价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腹腔镜手术中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处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随访调查期间意异时性腹股沟斜疝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可有效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但并非所有鞘状图未闭均需结扎处理,选择性结扎即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且可避免过度医疗的问题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监测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心脏外科手术的83例早产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病历资料,患儿均为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均在出生后40 d内实施左后外侧切口,经第3肋间进入胸腔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前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监测手术前后血压、脉压差变化,以反映肺充血程度和体循环供血情况。结果8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随访显示导管全部闭合。术前平均脉压差(37.1±6.8)mmHg,术后平均脉压差降至(24.3±8.6)mmHg(P<0.05)。术前左心房和主动脉根部比值为(1.4±0.4),术后降为(1.0±0.2)(P<0.01)。术前肺动脉高压比例为27.1%,术后降为7.2%(P<0.01)。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22±2.81)d。77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出院,5例患儿自动退院,1例患儿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败血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DA伴发临床症状者,尤其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长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脉压差、左心房和主动脉根部直径比值、肺动脉压力的监测对极低出生体重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术期监测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 ( 冠心病心绞痛 ) 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胸痹瘀血闭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5% ( 57 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83.33% ( 50 例),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 NST 为( 1.8±0.6 ), ST 为( 1.2±0.2 ) mm ,心率为( 85.4±7.6 )次 /min ,其中,前两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 ( 冠心病心绞痛 ) 瘀血闭阻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帮助恢复其心功能,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结合引流管夹闭减少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围术期失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3月— 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87例Schatzker Ⅴ、Ⅵ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24~69岁[(39.1±2.7)岁]。患者均接受胫骨平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静脉组(27例)、关节腔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静脉组在松止血带前5~10 min给予总量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组在关闭切口前关节腔灌注1 g氨甲环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引流管临时夹闭4 h。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吸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D-二聚体、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手术肢体侧别、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24 h和72 h Hb、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术后24 h引流量、隐形失血量、总引流量、总失血量、异体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肺栓塞、伤口红肿渗出及皮下瘀斑),以及术前、术后72 h和出院前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结果三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肢体侧别、止血带使用时间、异体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Hb静脉组为(112.7±11.8)g/L,关节腔组为(107.7±16.1)g/L,对照组为(100.0±10.4)g/L;术后24 h D-二聚体静脉组为(5.5±2.9)mg/L,关节腔组为(5.9±2.5)mg/L,对照组为(7.5±3.6)mg/L;术后24 h引流量静脉组为(62.8±20.5)ml,关节腔组为(60.2±17.4)ml,对照组为(81.2±21.1)ml;隐性失血量静脉组为(577.1±212.1)ml,关节腔组为(634.2±139.8)ml,对照组为(750.3±124.1)ml;总失血量静脉组为(950.1±170.5)ml,关节腔组(1 005.4±179.8)ml,对照组为(1 148.8±129.1)ml;术后伤口红肿渗出发生率静脉组1例(4%),关节腔组0例,对照组5例(17%)。以上指标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静脉组与关节腔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72 h Hb、总引流量、异体输血例数、下肢DVT发生率和术后伤口皮肤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氨甲环酸结合引流管夹闭在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安全有效。无论是静脉滴注或关节腔局部应用均能有效降低术后24 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DVT发生风险。同时,氨甲环酸能减少术后伤口红肿渗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具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准分子术)史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05─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具有准分子术史且随访2年以上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记录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检查结果,选取每例视野较差的眼或双眼相似者随机1眼作为研究眼。对视野进展分析采用非参数分析(NPA)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青光眼确诊均在准分子术后,手术至青光眼确诊间隔(10.3±6.1)年,确诊时年龄(37.5±10.4)岁,最高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者27例(82%);中央角膜厚度为(456±47)μm。眼底照相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18例(55%),无法辨认的15例(45%);杯/盘比为0.7±0.1。视野平均缺损(MD)绝对值小于6的有18例(55%),6~12有8例(24%),12以上有7例(21%)。其中随访2年以上21例,随访时间为(4.5±2.2)年;视野进展13例(62%),视野进展速度为(0.5±0.6)dB/年。视野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治疗后降眼压幅度分别为(28.3±20.7)%和(15.4±11.0)%(t=-1.867,P=0.078),屈光回退发生率分别为92%和25%(P=0.003)。21例中屈光回退14例(64%),屈光回退组中12例(12/14)视野进展,无回退组中1例视野进展(1/7) (P=0.003);屈光回退组的视野进展[(0.7±0.7)dB/年]快于无回退组[(0.1±0.1)dB/年](t=-2.899,P=0.011)。结论:准分子术后的青光眼患者确诊时大多处于病情早中期,4/5患者眼压在21 mmHg以下,通过眼底照相能明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只占一半病例。随访中约2/3患者视野恶化,可能与屈光回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