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没有涉及到微生物法医学鉴定方面的知识,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对法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在今后法医专业微生物实验中开设不同个体手上细菌分布的检测和不同环境土壤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两种实验方法来培养学生,然后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满足法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简介:摘要院微生物无论在地表水生物圈物质循环还是能量流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在湖泊生态系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拟将基于16SrD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应用于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而控制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和2012年实施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1年我院采用传统临床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对现有质量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及完善。记录两组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1组我院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率高达3.51%,显著高于2012组0.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微生物检验后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正确率,确保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和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和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和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和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报告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病房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并且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在ICU病房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总结,给与抗感染护理,并对这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分析寻找应对措施。结果50例患者经肺部微生物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株数位居首位,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情况不但与其居住的病房有关系,还与护士的护理能力以及用药和治疗办法等都有较大的关系。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病房内并发微生物感染的患者来说,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对于损伤部位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并采取一定的麻醉诱导办法是十分关键的,同时给与这些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积极安抚,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处理办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还能有效的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生物生长格架及后期的成岩改造导致其孔隙网络比较复杂。对其多孔介质特征和演化进行合理评价是描述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关键。但是,描述基本岩石特征的常规方法不足以清晰反映孔隙网络的非均质性和组构变化。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可以更好地评价这些基本特征,提高对不同微生物结构的体积及其孔隙网络连通性的理解水平。对巴西某全新统微生物岩的三维评价结果为理解其微生物岩层序原始孔隙网络与结构变化(在古沉积中可能因成岩作用而增强或减弱)的相关性提供了资料。将常规方法如岩相学、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实验室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三维再现技术(three—dimensionalrendering)相结合,获得了该微生物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分辨率演化史。孔隙网络的不同与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微生物组构演化有关。沉积结构控制着基本岩石特性,如构造尺寸(structuresize)、构造充填(structurepacking)和格架组构(frameworkfabric)等岩石物性。这些基本特征影响着孔隙体积和孔喉数量。大规模构造、开放式充填(openpacking)和无序格架组构形成了更好的孔隙网络,而小规模构造、致密充填和有序组构形成的孔隙网络连通性较差。上侏罗统Smackover组凝块叠层石的孔隙形状对比分析表明,其沉积结构的原始孔隙度较高,如果微生物岩组构和岩石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那么借助于精细沉积模型可能对其进行地下预测。
简介:摘要我们迎来了马年的二0一四年。马年应快马加鞭,迎着困难而上,夺取新形势下医疗战线上的新胜利。我们知道有毒害的微生物由于我国雾霾及其它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毒害的微生物泛滥更加猖狂。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有毒微生物的监督,重视新形势下微生物实验室的严格管理。在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过程之中,一定要防止实验之中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检测中,一定要做到检测准确,一定要比较好的结果及相关目标之间的差别,一定要做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微生物实验室是检测的核心实验部门。要抓好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要做到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做好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做好室间质量的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避免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和客观公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的重要控制因素有6大方面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人员、先进稳定的实验设备、及时更新准确的实验方法、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和对实验全过程的规范控制。结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坚持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按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仪器校准、能力验证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各类检验样品能力,以保证检测结果公证客观、准确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薄膜过滤反注培养基法在抑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过程,分析其方法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活菌培养计数,倾注法回收率按100%计,比较反注法与贴膜法的差异。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反注法回收率为95.23%,贴膜法回收率为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回收率分别为95.66%和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分别为91.95%和93.50%,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准菌株培养计数回收率进行检验,发现反注法与贴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注法能简化实验操作,减少操作污染,值得在实践检查过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