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正>文学是人学,这是不错的。因为文学反映的和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但人有多种属性,不能单从自然性方向去理解。有些文章却离开人的社会性、侧重在生物学上去谈问题。其实这里说的人学,应该是人的命运的学问,而且主要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命运。只有这样去认识,作家才有可能把目光放到广阔的社会上,与人民大众同欢乐,共忧患;在创作时,作家才能从众多人的命运中进行概括,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的典型,使人产生共鸣,

  • 标签: 欧阳山 人的命运 作家 作品 赵树理 劳动人民
  • 简介:北影的辉煌时期——韦明同志谈抓剧本的决策□楠楠编者按1958年夏,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了十年大庆国庆献礼,并决定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组织文化部拍摄一批优秀影片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献给观众。任务下达后,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积极响应,纷纷采取...

  • 标签: 剧本 《青春之歌》 北影 电影创作 《红旗谱》 《林家铺子》
  • 简介: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柳树枝头叽叽喳喳欢唱,好像在欢迎久别友人的到来。我们相约来到北京海淀上庄老年庄园颐和居306室,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96岁高龄的当代著名诗人鞠盛先生。我与鞠老是忘年交,哪一年哪一天与他相识见面,似乎并不重要,反正是我们一见面,就相知如故。

  • 标签: 诗人 中华 印象 忘年交
  • 简介:所谓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技巧,通过描写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本质,这股思潮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成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巅峰,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交口相赞的好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是比较知名的具有丰厚现实主义色彩的名篇。

  • 标签: 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现实主义
  • 简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小说中,马克·吐温写到哈克对自由和新文化的追求时,表达出了对现实的失望之感。也正因此,加深了作家对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自由与民主的期待。

  • 标签: 民主主义 自由 平等
  • 简介:张云泉,1948年6月出生,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9年参军,成为我国第一艘导弹快艇导弹发射长,1971年入党,1983年7月起从事信访工作至今,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和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1年9月被中组部、等四部联合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03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07年9月,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之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08年6月,成为奥运火炬传递泰州站第一火炬手,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省信访局正厅级巡视员。

  • 标签: 省信访局 信访工作 正厅级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导弹发射 上访人
  • 简介:黔中王学思想之"心统学政"的理论特质和"重行致用"的实践特质是黔中王学自身学术品质和思想发展与具体的时代、地域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内在理论演化的必然性和外在语境促成的偶然性。"心统学政"以本心为本体依据,以致良知为心物间的功夫指向性,以知行合一为心、学、政三者间价值转换的理论依据,在理论层面呈现出"心学合一"、"心政合一"和"学政合一"三个维度的理论建构,在实践层面呈现出"心学"、"心政"和"学政"三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修身"、"为学"和"为政"三种活动形态。"重行致用"体现于黔中王学以讲学治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表现出黔中王学思想的政治、文化向度。这主要表现在黔中王学积极讲学以善俗化民,引领士风,建构地方秩序、民间话语等治世实践饱含着以儒学大传统涵化夷文化小传统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感,以及体现出的强烈的道统立场和国家在场意识。"心统学政"和"重行致用"体现出黔中王学的学派学术个性和时代思想的共同取向,凸显出明代黔中王学思想作为地域断代思想史的地位和价值意义。

  • 标签: 黔中王学 心统学政 重行致用 特质
  • 简介:贾平凹在1991年4月17日,完成了中篇《废都》,其主要以古都改造为背景,讲述了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匡子同程顺、九强各自的命运。而在时隔一年多的1992年10月12日,贾平凹初步完成了长篇《废都》的创作,并于1993年发表。长篇《废都》以古都西安的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了以庄之蝶为首四大文人的起居生活,贯以庄之蝶和唐宛儿等几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为我们展现了“废都”景观。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贾平凹会有同名异作的部《废都》出现?

  • 标签: 《废都》 废都 古都西安 感情纠葛 以庄 生活琐事
  • 简介:<正>董之林、张兴劲在《近十年来国外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90年1期)一文中指出:一些外国学者从文化学角度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他们认为当今中国文坛有种不同文化走向:“土—乡土的,传统的,中国的;洋—外国的,现代的,城市的,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广阔道路上,攻守交互,互相撞击”。这不但是中国的问题,也许

  • 标签: 文化走向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 研究述评 广阔道路 文学评论
  • 简介:<正>对于年轻的中国比较文学来说,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与鲁迅同名小说的比较研究倒并不是一个年轻的课题(以下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简称果《狂》,鲁迅的《狂人日记》简称鲁《狂》)。几十年来,起码有上百篇文章涉及了这一题目,可以说硕果累累。尽管评论家们说法各异,对狂人形象的分析也

  • 标签: 中俄狂人日记 创作意图 意图探源
  • 简介:<正>大凡一个画家的成功总离不开艺术道路的选择。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艺术道路并非易事。虽然生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的画家,有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艺术道路的自由,然而对于画家自身来说却不是随意的。因为一方

  • 标签: 艺术道路 现实主义 艺术语言 意志 作品 现代艺术
  • 简介:对于9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追求物质上的回报,追求生活的舒适享乐,仿佛已成为人生乐曲中的主要篇章,而那些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却像空中漂浮摇曳的彩球,与人们的视线日渐模糊日渐遥远。然而.即使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解体的年代里,仍有那么多有识之士在为民族信仰之塔的坍塌而悲痛,也在为重塑新的民族信仰之塔而努力。作为一位有责任、有良知的电影艺术家,北影青年导演陈国星继《孔繁森》、《黑眼睛》之后,又毅然决然地把摄影机对准了40年前新中国历史上那场神秘莫测,却又惊天动地的“核试验”,对于这部以1964年的“原爆”事件为题材的电影,被贯之以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

  • 标签: 人物报告文学 电影导演 陈国星
  • 简介:<正>金秋十月,天朗气清。坐落在驰名中外的历史名胜霸王祠西北角的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敞开热情的怀抱欢迎一批国际客户来厂参观考察,我尾随其后,也行进在他们之中。一幢幢蓝顶白壁的厂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与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遥遥相对,辉映成趣;一台台反应釜巨人般地端立于净无尘埃的车间里,一排排管道整齐而有规则地排列,一双双巧手扳动阀门、操纵仪表,运用自如,一丝不苟;宽阔整洁的厂区大道上,一辆辆货车鱼贯而入,一列列满载农药的车队

  • 标签: 庆祖 白壁 国际客户 反应釜 杀虫单 农药工业
  • 简介:采访钱江绝对是件很容易的事儿,北京的七月,正是天气炎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一个上午,电话一打过去,,钱江并没有像我预料中那样去北戴河避暑,在他那间摆满自己动手制作的工艺品的小客厅里,钱江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丝毫没有影坛“大腕”、“元老”的倨傲和架子;采访钱江又绝对是件很困难的事儿,走进钱家,八十高龄的他恰逢大病初愈,刚刚从医院出来,原本就沉默寡语的他,由于年老体弱,话实在是不多。他静静地半躺在沙发里,聆听着对面阳台上传来的阵阵鸟鸣,不时陷入对往昔岁月的深深回忆中。1919年的北平,风雨飘摇,岁月峥嵘,“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高潮尚未完全过去,钱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家庭出生了,那时,父亲钱壮飞和母

  • 标签: 钱江 摄影艺术 说话的人 国民党 影机 故事片
  • 简介:“研究科幻文学如果不从‘现代性’着手,就不能真正接触它的内核”1,吴岩此言乃是确论。在世界范围内,科幻小说存在条发展路径,进而也形成了个彼此密切交融但其差异性特征又极为鲜明的传统。

  • 标签: 科幻小说 现代性 传统 科幻文学 世界范围 差异性
  • 简介:<正>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特性问题,同时使用了“人的本质”和“人性”个概念。多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看法是: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张奎良、张念丰在《论人的本质和人性概念的区别》(《江汉论坛》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个不同的概念”。文章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质一般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劳动和社会性就是人的本质所在。作为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

  • 标签: 人与动物 人性观念 本质属性 概念 马克思 根本特征
  • 简介:<正>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有多种声音。而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声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还把什么东西都往一起搅,这样就越是说不清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有多种声音。而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声音。不仅是一种声音,还把什么东西都往一起搅,这样就越是说不清楚,无助于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 标签: 参拜靖国神社 勃兰特 南京大屠杀 中日关系 毒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正>丁帆、徐兆淮在《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挣扎》(《上海文论》90年1期)一文中指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家们基本上呈种创作态势:一种是保留着较完整的故事结构框架的传统的顺序式描述;另一种是拆散故事零件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使其显示出不规则的乱序式状态。前者在故事情节结构的解读上基本上没有障碍;而后者则须得首先破译故事情节结构上的阅读障碍,这种解读过程本身就是读者再创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作者有意不使自己的作品一览无余,造成的效

  • 标签: 结构框架 新现实主义小说 读过程 创作态势 情节结构 读者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