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十七和十八世纪,中国艺术让艺术家的想象力受到挑战。为了代表和定义中国,不同的模式被提出。许多画卷、地毯装饰、版画或是戏剧布景都从中国获得灵感。对东方的迷恋赋予内部装潢、家具、绘画以一种怪异的风格。某些艺术家捍卫被理想化的中国,另一些则以针砭的视角在舞台上塑造想象的人物。在法国,如同蓬巴杜夫人一样,所有国王的臣民都喜欢“中国物件”。在欧洲许多其它国家,也有着同样的现象。对中国的迷恋超越了装饰艺术,也在东方风格的建筑艺术里得到表达。“中国时尚”的影响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确存在,但是如同圆明园的欧式宫殿一样,很难精确地界定每种文明在这些整体线条和图形里所占的比例。

  • 标签: 中国艺术 中国时尚 装饰艺术 建筑艺术
  • 简介: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法国的海权走向衰落。本文从政治、经济、海军三个方面对18世纪法国海权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海权 海权国家 科尔伯 弗勒里 七年战争
  • 简介:文明戏,又谓新剧,那是相对于旧剧而言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是新剧的积极倡导者。他曾在南开的《校风》第38、39期上,发表论述新剧在改造人的思想、感化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周恩来在《吾校新剧观》一文中对新剧推崇备至,他说:"今日之中国,欲收语言文字统一普及之效,是非藉通俗教育为之先不为功。而通俗教育最重要之主旨,又

  • 标签:
  • 简介:1928年5月,为出席中共六大,周恩来由上海去莫斯科,直至10月回国,在苏联逗留近半年之久,其间曾去法国访友。在苏期间,他除去参加中共六大,还曾为莫斯科中山大学“江浙同乡会”假案平反。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大连遇险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并率军南下,后去香港养病,年底才回到上海,是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政治形势,制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央决定尽快地召开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开会的地点,因当时国内白色

  • 标签: 周恩来 中共六大 共产国际 同乡会 莫斯科 中国革命
  • 简介:1977年11月28日,中共安徽省委发出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后简称为“省委六条”。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处于迷茫徘徊的中国,突破左倾禁区的第一份开拓性文件,为农村的伟大变革吹响了号角,拉开了序幕。

  • 标签: 省委 安徽 中共 农村经济政策 出台 “四人帮”
  • 简介:在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毛泽东即曾准备访问苏联,但因故未能成行。1949年1月底、2月初,苏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但他称自己是受斯大林之命带着耳朵来听意见的,并未就有关问题转达苏共中央的意见,或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 标签: 苏共 刘少奇 委员 政治局 中共中央 西柏坡
  • 简介:作为国共合作的首倡者马林,为什么在中共三大以后国共合作从现实层面即将全面启动之时却失宠于莫斯科而被召回?其原因是,马林在对张作霖的评价和中东铁路权益的归属问题上,与苏俄领导人产生了意见分歧;中共三大以后,马林在推动孙中山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全面实施国共合作战略方面,力不从心,收效甚微;而中共党内一直存在着反对马林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标签: 马林 共产国际 中东铁路 孙中山
  • 简介: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队炮轰广州观音山、企图谋害孙中山的事件,在若干论述中都只是指出这是国内政局上的叛乱。去年11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国际研讨会小组讨论会上,中山大学的桑兵教授和暨南大学的张晓辉教授都曾指出,这一事件具有国际政治意义与影响。可惜找不到足够的文献资料来证明。今年4月,有朋赴香港为访问学者,带回《陈竞存先生年谱》一书。由于该书并未公开发行,学术界鲜有人知。该书可助厘清陈氏反孙前后的一段历史。

  • 标签: 陈炯明 陈氏 叛乱 中都 孙中山 生年
  • 简介:刘少奇对晋绥土改的批评1947年3月上旬,共产党派驻北平、南京等地代表先后回到延安,国民党飞机开始轰炸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国共内战全面打响。3月19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占延安。已经撤出延安的中共中央10天后正式决定一分为二,毛泽东、周恩来、

  • 标签: 中共中央 土改运动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军 一分为二 延安
  • 简介:贝特兰是在新西兰出生的英国记者,他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两次在陕西采访,向国内外报道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与西安事变的真相。毛泽东接见他时的谈话还被收入《毛泽东选集》,贝特兰因此成为闻名的记者和中国人民熟知的朋友。

  • 标签: 西安事变 抗日斗争 《毛泽东选集》 中共 中国人民 全面抗战
  • 简介:4.陈纳德私下里主动地向新四军伸出了求助之手.李先念连着4次电告中共中央,请予指示.毛泽东沉着应对.中美双方签订了第一份军事合作协议.

  • 标签: 中共美国 交往续 军事交往
  • 简介:关于周恩来曾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工作的说法,最初见于中共中央的悼词,只是一句话:"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于是此后的一些文章、回忆录、著作就越来越发展了这个说法。如《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说:1922年8月,"经党中央决定,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周恩来同志和赵世炎、陈延年同志都担任了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中共旅欧总支部由三个支部组成:(一)旅法支部;(二)旅德支部;

  • 标签: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赵世炎 中共中央 领导工作 青少年
  • 简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1933年至1935年是最艰难的时期。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一时期中共在"白区损失了百分之百,苏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然而,1934年间上海地下党、中共特科通过国民党爱国人士的帮助,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建立起一处红色堡垒。

  • 标签: 中共地下党 1934年 党的历史 爱国人士 毛泽东 国民党
  • 简介:1938年.周恩来同志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要分管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搞统一战线工作,二是主管外事工作。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中共中央长江局内成立了国际宣传组。这是我党的第一个外事工作部门。当时,我具体在那里负责,下面还有章汉夫、毕朔望,只有这么几个工作人员,也没有什么办公楼,记得是在汉口意大利饭店里办公。国际宣传组的第一个任务是翻译毛泽东同志的《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这也是第一次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印成外文向国外发行。

  • 标签: 外事活动 武汉 毛泽东同志 中共中央长江局 共在 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