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搜集的六年地下水化学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被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浅含水层的污染物的分布和氧化还原进程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1990年发生石油泄漏后不久,大量的苯存在于污染源地区,在受污染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截止到1994年,Fe(Ⅲ)和硫酸盐的减少是显著的晚期电子接收过程。非常有意义的是,1994年的溶解甲烷在测量下限以下。这暗示了缺乏有意义的甲烷群。然而,到1996年,含水层沉积物中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的消耗和地下水中溶解硫酸盐的消耗导致了甲醇类的大量繁殖。在1996年—2000年期间,水化学数据显示甲醇类的新陈代谢更加普遍了,对沉积物的萃取物16s-rDNA进行分子分析,显示了更加多元化的甲醇类的存在,相对于污染羽中心的外面,它和水化学数据反映的变化是一致的。该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反映了几种因素,包括大量污染物,相对快速的地下水流动(0.3m/day)(1foot/day)和原始存在于含水层沉积物中的可由细菌引起减少的低浓度Fe(Ⅲ)氢氧化物(1umol/g)。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条件下受石油碳氢化合物污染含水层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快速发生变化,并且有效的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影响了变化的速度。
简介:用跨孔以及地面-井下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监测深度约650米咸水含水层中二氧化碳(CO2)迁移的可行性调查在Ketzin(德国)附近的CO2SINK实验场地进行。永久性的垂直电阻率排列(VERA)由45根电极组成(15根在注入井Ketzin201内,两口观测井Ktzi200和Ktzi202内各15根),成功地放置在约590-740米(电极距约10米)深度范围的绝缘套管上。该Ketzin的三口井排列成垂直三角形,孔间距50和100米。第一个合成模拟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注入引起大约200%的电阻率增加(与大部分二氧化碳50%的饱和度相对应),这同实验室的研究比较一致。场地资料的有限差分反演在井孔之间提供了与储层模拟研究一致的电阻率三维分布。为了扩大跨孔测量提供的有限观测面积,另外布置了地面-井下测量。从地面到井下的电阻率实验推导出一个东南-西北方向的主要二氧化碳的迁移。第一个跨孔时延成果指出,Ketzin电极排列设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足以解决期望的关于该电极排列在特征长度尺寸上的电阻率变化。有可能测量到大的电阻率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地质情况下,用垂直电阻率排列还不能解决二氧化碳羽状流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