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肾活检患儿疾病转归情况。方法对我科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218例经皮肾活检儿童的随访资料进行整理。结果218例儿童肾活检病例随访3~17年,其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均临床痊愈。微小病变肾小球病26例均临床痊愈。肾小球轻微病变16例中15例临床痊愈,1例并发水痘死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6例中66例临床痊愈,8例尿常规异常,2例死亡(1例并发淋巴瘤死亡,1例并发脂膜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IgA肾病23例中18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5例。IgM肾病3例均有尿常规异常。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10例中7例尿常规异常,3例出现氮质血症。膜性肾病36例中29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7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薄基底膜病4例,均有镜下血尿。Alport综合征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结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小球病、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IgA肾病、IgM肾病预后次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Alport综合征预后最差。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死亡原因。病理类型对评估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先后入院的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实验组实施脊椎-硬膜外麻醉+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撤离导管、恢复意识的时间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术后1、2、4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术后6、12、24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经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硬膜外麻醉+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时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全麻,而且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矫正术唤醒麻醉过程中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脊柱矫正的全麻病人,在唤醒实验前20分钟时停用肌松药,同时呼吸模式转为SIMV+PSV。在唤醒前5分钟,停止泵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通过患者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时有无人机气道对抗和血气等评定呼吸状况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患者苏醒过程中无人机气道对抗且血气、SPO2、EtCO2等各项呼吸状况良好。结论术中唤醒麻醉在唤醒过程中合理运用呼吸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在此过程中更为平稳,且可以不使用肌松药拮抗剂以防再次加深麻醉时造成的麻烦。SIMV+PSV呼吸模式在唤醒麻醉中的合理应用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