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WLSY-8000型伟力电脑肾病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治疗仪穴位脉冲疗法。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第4天随访两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治疗第3天时,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两组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治疗仪在PNS治疗方面,可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易行,不增加肾脏负担,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96例患者,观察组 5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 46例,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术后康复,对比两组术后进食、排气、住院、下床等时间,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并发症较为明显,( P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川贝母、黄芩、生甘草、桔梗、金银花、白茅根、连翘、芦根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柴胡、川贝母,柴胡、黄芩,柴胡、生甘草,川贝母、黄芩等,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桔梗、川贝母、前胡等22个核心组合和竹叶、太子参、知母、金银花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教授临床善用《伤寒论》经方化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口服。观察2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焦虑评分。结果2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3%。经秩和检验,Z=-4.404,P〈0.001,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口干、口苦、畏寒肢冷、心烦急躁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腹中冷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对照组腹中冷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口干、口苦、腹中冷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眩晕、畏寒肢冷、心烦急躁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焦虑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寒热错杂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对董湘玉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hiccup,IH)的组方进行整理、分析及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IH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为IH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并整理2014~2016年董湘玉教授治疗IH的门诊病例148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运用集成的规则分析法、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法,分析出常用药物、核心药对和药物组合及新处方,从而总结董湘玉教授治疗IH的用药经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48例病案中共包含有85味药物,其中使用频次占前三位的是厚朴、黄芩、半夏,出现频次〉60次的药对组合共有30对,85味中药两两间关联系数大于0.03的共有16个药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数据挖掘,得出3或4味药的核心组合,以及5个治疗IH的新处方。结论:董湘玉教授在治疗IH时强调辨明寒热虚实、标本兼顾,用药以降逆化痰、理气和胃、柔肝解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