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选取我社区200例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均进行社区计划性的免疫接种;另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未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200例儿童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个阶段儿童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4例儿童发生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为17%,观察组儿童实施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后均未发生免疫性疾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应用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减少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本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性精神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和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方法将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某大型社区确诊为重性精神病的患者38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对比分析全部患者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劳动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明显优于社区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劳动能力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社区干预后,能够更好地落实康复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所谓“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自我修身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现自我监督,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为规则去做,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社区医疗服务是集医疗、收费、药房、查询、统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卫生服务的综合服务。社区医疗工作中绝大多数时间是个体单独操作,操作是否规范,用药是否恰当,宣教是否精心,收费是否合理,一般来说别人很难监督,病人也很难了解,此特点决定了医务人员的“慎独意识”和“慎独行为”极为重要,从眼前来说,它决定了患者满意度和服务的质量,从长远讲,关系到社区医疗工作发展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讨论社区治疗和管理的施行效果,为日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中心全科门诊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的入选研究年份,集中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患者总计120例。将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和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在血压控制上得到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构成的各项威胁,患者自身并发症表现较少,能够达医患关系的和谐。建议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将社区治疗和管理手段,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有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社区诊治高血压疾病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均等地分类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26±1.42岁,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36±1.32岁,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个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回收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予以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工作开始之前对照组与干预组在DBP和SBP的数值差异方面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工作与护理服务开始以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护理组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工作与护理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