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悸、胸闷气促、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将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胸闷气促以及疼痛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使用效果较好,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心血管时间的发生,同时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1例会厌囊肿患者。使用鼻内镜系统下结合美国美敦力xps3000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于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下对患者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结果41例会厌囊肿患者全部术后24h会厌舌面囊肿创面伪膜形成,无出血,局部轻度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咽痛以及吞咽疼痛不适。2w后症状消失囊肿创面愈合,伪膜脱落。随访至6个月,会厌黏膜表面光滑平整,无会厌与舌根粘连吞咽障碍等长期并发症,无l例复发。结论采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是在直视、负压吸引的指示下操作,切除病变囊壁具有准确精细、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 标签: 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 会厌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进程的日益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污染处理成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构建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实现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时监测及水质污染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的概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录入模块、水质监测及应急事件处理模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以Flex作为前端展示技术、将MapGISK9IG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对城市供水时空数据进行一站式管理,实现对城市饮用水的水质指标监测和应急处理。

  • 标签: 城市饮用水 卫生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金刚烷胺、胞二磷胆碱、多巴胺替代剂、神经节苷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为(51.3±3.6)分,对照组为(50.8±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DL指数评分为(40.5±4.3)分,对照组为(47.3±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丁苯酞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门诊收治的200例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合格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的总体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呋喃妥因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非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结论对于本地区的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首选抗生素应为亚胺培南和呋喃妥因等药物。

  • 标签: 女性泌尿系统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产后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次、宫高、前置胎盘、产前PLT、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胎盘粘连或植入等7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评分表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产妇在上述7项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的总分≥6或者产前评分≥4的产妇应进行产后出血重点监护;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是保障医院实施救治过程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管理是确保其在医疗活动中正常运行以及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进行信息改进,包括院办公室客户端、各科室办公室客户端以及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客户端等三部分,系统分为四大模块,即登录模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查询模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输入及输出模块以及设备相关信息(文字、图像、数据等)模块。通过使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可极大降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工作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公开化,使医院各部门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尽量减少在工作中由于医疗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误诊、漏诊现象,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安全,对维持医患和谐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贡献。

  • 标签: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不仅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由于脑卒中继发的以手部突然浮肿和肩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并且可出现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康复锻炼进程和生活质量。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常采用中医治疗,其中针灸疗法效果确切,且应用广泛。本文特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 标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 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如何预防感染进行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60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案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并提出相应感染预防对策。结果经研究调查发现,泌尿系统患者经化疗治疗后出现感染了35例,感染率为9.72%。住院时长、化疗时长与化疗剂量等均为感染因素,能够引起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问题。在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方面,消毒到位、营养状态与感染预防用药是重要保护因素。结论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感染因素较多,在感染预防措施制定方面必须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预防方案合理制定,以减少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 标签: 预防对策 泌尿系统肿瘤患者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中心静脉导管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3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180例,观察组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发生导管病原菌定植、穿刺部位、隧道、植入部位感染及CRBSI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ICU患者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上述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几率均低于对症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在临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能明显降低不良感染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系统性护理 相关性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利用计算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期刊网等途径,以“不同卧位”、“中心静脉压”、“影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针对所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资料中,共涉及288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30°半卧位和45°半卧位时所测量的CRP水平均与平卧位时测量的CV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当尽量采取同一体位对患者的CVP进行监测,针对无法采取平卧位进行CVP监测的患者,应当采取其他体位对其进行CVP监测,避免频繁更换体位对患者的CVP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 标签: 系统评价 卧位 中心静脉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采取中医与西医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资料150例,所选患者全部得到确诊属于消化性溃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2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46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丁苯酞,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评价分析组间的治疗疗效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对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丁苯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丁苯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儿资料100例实施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所选取的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产生切口感染和脓肿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生粘连性肠梗阻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系统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低位结肠癌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对比两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护理进行肠造瘘口术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佳。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肠造瘘口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系统反腐感染使用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匹多莫德 治疗效果
  • 简介:病史摘要1.现病史患者,女,49岁.因浮肿、尿量减少伴泡沫尿1个月余而入院.起初曾有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塞、咽痛、咳嗽、发热(38℃)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服用"泰诺"胶囊、肌注青霉素等治疗,症状缓解.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实验,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SF-36、SAS与S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系统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变,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系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反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系统护理 反流性胃炎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