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53岁。因头痛伴记忆力减退1个月、加重3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正常。头部MRI平扫示:左侧额、颞叶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6.5cm×5.0cm×4.3cm;T1呈等或低信号(图IA),T2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B),边缘不清。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3年5月至2014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33例,手术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23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第1、2根丝切断术3例,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切断术7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至11年,平均5.1年。结果责任血管为椎动脉5例,为小脑后下动脉18例,为小脑后下动脉合并椎动脉8例,为小脑后下动脉合并小脑前下动脉1例;1例未发现责任血管。33例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全部消失。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嘶,3例有阵发性干咳,1例有耳鸣,1例有复视;随访期间,除复视1例外,余9例患者并发症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是有效、安全的,正确合理选择适宜的术式,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术后并发症是可控、可接受的。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血肿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凝血功能障碍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临床表现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轻度凝血功能异常16例,重度凝血异常4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均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轻度凝血功能异常患者,15例在术后未出现迟发性血肿并且恢复良好,1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而重度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均出现迟发性血肿,3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结论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及时输成份血,可改善预后。
简介:目的报告1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情况,并对脑脊液细胞和异常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头晕、渐进性加重的行走不稳伴恶心、呕吐。头部MRI检查脑实质呈多发异常信号.无强化和占位效应。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现小至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细胞核形态欠规则,可见核分裂象:组织病理学显示胶质纤维背景中散在分布有淋巴细胞,可见血管周聚集现象及软脑膜浸润,肿瘤细胞染色质深染,少部分细胞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表达CD20、CD5及细胞周期素D1等标志物。基因重排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呈单克隆性。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化疗方案,同时神经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2d后患者出现昏迷,因家属拒绝抢救而出院。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为临床罕见淋巴瘤,其组织学表现与发生在颅外组织者不同,影像学表现亦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案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患者继发性脑水肿的相关因素及对IC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发病24h内的ICH住院患者51例。患者到院时收集临床基线信息、完成实验室检查和常规头颅平扫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以评价基线脑水肿情况。发病(12±2)d行常规头颅平扫CT及CT血管成像一站式检查,以完成高峰期水肿情况及脑血管系统评价。分别在就诊、出院和发病后90d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在51例入组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56例,丘脑出血7例,脑叶出血8例。本研究发现初始水肿体积(V初始水肿)与初始血肿体积(V初始血肿)正相关(r=0.799,P〈0.001);初始水肿指数(EI初始)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负相关(r=-2.456,P=0.014)。高峰期水肿体积(V自峰水肿)与V初始水肿(r=0.720,P〈0.001)、V初始水肿(r=0.779,P〈0.001)和高峰期血肿体积(V高峰血肿)(r=0.788,P〈0.001)呈正相关;高峰期水肿指数(EI高峰)与EI初始正相关(r=0.357,P=0.010)。本组患者中V自**8十与就诊ICHsX7能预后量表(FunctionalOutcomeafterICH,FUNC)评分(r=-0.355,P=0.01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r=-0.419,P=0.002)、原始脑出血量表(theOriginalICHScale,olCH)评分(r=0.364,P=0.009)、出院(r=0.520,P〈0.001)及发病后90d(r=0.481,P〈0.001)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roBS)评分以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rrokeScale,NIHSS)评分(r=0.526,P〈0.001)相关;V高峰水肿与就诊时NIHSS评分(r=0.455,P=0.001)、FUNC评分(r=-0.527,P=0.019)、GCS评分(r=-0.436,P-0.001)、出院(r=0.564,P〈0.001)及发病后90d(,=O.590,P〈O.
简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但诊断多依赖主观症状,尚缺乏特异诊断标准。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omputerangiography,3D-CT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无创性血管显示技术,有许多报道证明其在诊断脑血管病中有很大应用价值,但其在诊断VBI中的应用目前报道尚少。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常规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粉针剂稀释后,进行选择性三叉神经浅表神经干注射,其中第2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于患侧眶下孔处注射;第3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则注射患侧下齿槽神经干;单纯下唇部疼痛则注射患侧颏孔.隔2~3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为1个疗程.疗效判定标准:治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持续缓解>6个月;好转,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60例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96.6%)治愈,1例(1.7%)好转,1例(1.7%)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0例患者均无听觉损害症状以及体征,经眶下孔及颏孔注射者,注射1~2次后局部出现红、肿、痛甚至淤斑,治疗后1个月自行消失.结论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注射,疗效好且经济实用.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淋巴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以往认为本病及其罕见,发病率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在NHL中不足1%。随着HIV的流行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免疫功能不全人群的PCNSL增多,而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也快速上升,尤以男性为著。近30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脑胶质瘤,其增长速度无论在任何年龄组都居颅内各肿瘤之首,甚至超过NHL的总体发病率。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效果。方法对132例ITN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随访77例,其中早期选择三叉神经根邻近半月节处照射治疗16例,后期选择三叉神经根人脑桥处(脑桥段)照射治疗6例;选用4mm单准直器照射56例,多准直器照射21例;照射中心剂量〈70Gy27例,70-90Gy50例。结果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66例(85.7%)有效,其中完全缓解41例(53.2%),部分缓解25例(32.5%);无效11例(14.3%);出现相关并发症(面部麻木)13例(16.9%)。结论伽玛刀治疗1TN有良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成熟、副作用少的治疗技术。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脑出血90d#i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5月,连续入组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的发病24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2h内进行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信息。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与DWI异常可能的相关因素,并分析DWI异常与90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5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11例出现DWI异常,弥散异常发生率为11.8%。DWI异常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多数无临床症状(9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WI异常相关的因素包括:微出血病灶数目[优势比(oddsratio,OR)1.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00-1.17;P-0.04],脑叶出血(OR5.84;95%CI1.27-26.96;P-0.02)及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OR0.94;95%CI0.88~0.99;P=0.04)。脑出血后急性期DWI弥散异常的发生和患者短期(90d)预后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微出血病灶数目、脑叶出血,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与脑出血后急性DWI异常的发生相关,急性期弥散异常的发生和脑出血患者90刮每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ICA)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多发性ICA.结果14例共32个病灶,MRI检出30个;表现为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受损的症状和体征;12例共18个病灶手术切除,其余病灶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无死亡,疗效满意;14例中5例有可能家族史.结论多发性ICA的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方法;神经导航对于多发性ICA的手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多发性ICA与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FICA)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