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护理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多种量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 SCL-90评分的相关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等因素的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显著;各因子总分以及阳性项目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户籍中农村组患者要高于城镇组;婚姻状态中有配偶组要高于无配偶组;职业分组中工人 SCL-90总分最低,农民与事业单位人员稍高,其他类型人员最高;付费类别中职工医保和其他类型人员 SCL-90总分最低,居民医保类型人员稍高,农合组类型人员最高。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 SSRS评分与患者的 SCL- 90总分之间呈负相关性,关节肿胀、年龄、血沉速度、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疼痛以及晨僵时间和患者的 SCL-90评分呈正相关性。 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较低的心理承受能力,年龄较高、农村户口、没有配偶、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能力不足等都是其负面影响因素。
简介:目的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7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n=32)和中西医结合组(n=45)。西医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中西医结合组为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P〈0.05);西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3.2)d,长于中西医结合组的(10.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5,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软胶囊组(0.324g·kg^-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0.225g·kg^-1)、加味藿香正气软胶裳高、中、低剂量组(4.66、2.33、1.16g·kg^-l),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细菌菌株法复制细菌性肠炎模型。各治疗组于第3次注射后,连续灌胃给药2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除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LDH)、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剂量组(JWG)、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剂量组0wz)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5,P〈0.01)。结论: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0、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相关。
简介:目的对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治疗分析,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并设组,分别实施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数据比较,观察组患儿采取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更高,数据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与西药在儿童难治性过敏紫癜治疗中发挥着协同作用,可增进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症状尽快消失,且有益于预后。
简介:目的观察异维A酸治疗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给予16例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10mg每日3次和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连续用药8周。分别于1周、2周、4周、8周观察皮损消退情况,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异维A酸治疗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的总有效率87.5%,出现口唇黏膜干燥、皲裂,鼻腔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异维A酸可有效治疗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简介:检索2009至2013年PubMed、Nature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性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就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免疫分子、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ADR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药物代谢酶主要涉及细胞色素P4502C9、N-乙酰基转移酶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二氢嘧啶脱氢酶;转运蛋白主要涉及水溶性载体家族22成员2、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γ亚基6、水溶性载体家族6成员12、ATP结合盒转运体B1;免疫分子主要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ymphocyteantigen,HLA)相关的基因复合体,包括HLA-B、HLA-A和HLA-C;受体主要涉及多巴胺2受体/含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1TaqIA基因、趋化因子受体3、孤儿核受体NR4A1、孕烷X受体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了解基因多态性与ADR的关系有助于实施个体化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行区域性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进行手术根治切除术后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术中行区域性缓释化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与治疗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全身化疗,并对其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疗效判定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占26.7%、部分缓解11例占36.7%、疾病稳定7例占23.3%、疾病进展4例占13.3%。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占1.7%、部分缓解9例占30.0%、疾病稳定11例占36.7%、疾病进展5例占16.7%。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腹腔相关并发症与化疗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行区域性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用药后临床疗效增加而未见明显的全身、局部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关于药源性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风险认知水平,为临床正确认识及合理防治药源性PML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以及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关于PML及药源性PML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目前国外医务人员及监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药源性PML的诊断、报告以及风险控制。但在我国,无论是从文献的数量,还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资料,均显示出对药源性PML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药源性PML的风险在我国持续存在,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在药源性PML的监测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提升我国药源性PML的监测及风险控制能力,需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临床医生及药师以及监管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不断努力和沟通协调。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耳石症眩晕病人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中,将30名耳石症眩晕病人当成研究对象。时间节点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首先,对30名病人的常规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将其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1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又增加了以手法复位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石症眩晕患者来说,以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为基础对其实施手法复位疗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应当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这部分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