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随访情况。结果:2例肾滑膜肉瘤患者分别为25岁女性和27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肿瘤平均长径为8cm,呈灰白色均质状肿块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由相对一致的梭形和圆形上皮样细胞呈交错状、片状分布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显示为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伴分支状薄壁血管。瘤细胞间边界不清,细胞质少至中等,细胞核呈空泡状,伴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1例可见似肾母细胞瘤中的始基样成分,为边界较清、结节状排列、圆至卵圆形细胞团。免疫组化表达上皮膜抗原(EMA)、CK、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SMA、MyoD-1、WT-1、CD10、HMB45。原位荧光杂交SYT双色分离探针标记均见SYT基因重排阳性。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腹腔内肿瘤复发,另1例患者术后10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罕见,易发生于年轻成人,形态表现与一些肾脏儿科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肾细胞癌有交错;充分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融合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简介: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关藤对U937细胞凋亡效应与调控及周期改变。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通关藤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法检测bax、bcl-2、p53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10、20、40、80μL/mL通关藤对U937细胞染毒24h后,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3.33%、86.20%、76.42%、56.75%,10、20、40、80μL/mL通关藤对U937细胞染毒24h后的凋亡率为5.67%、7.51%、13.49%、21.61%,10、20、40μL/mL通关藤对U937细胞染毒24h后bax/bcl-2的比值为1.35、2.58、4.45,p53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57、2.36、3.57。结论通关藤能抑制U937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其凋亡的机制可能与Bax/Bcl-2的上升,及p53的mRNA表达的上调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对U4b型单角子宫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U4b型单角子宫不孕症患者(U4b组)与60例正常同龄妇女(对照组)纳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A)技术,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容积及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等指标,并对U4b型单角子宫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分析。结果(1)U4b组子宫内膜类型A、B、C型分布比率分别为38.46%、25.64%和35.90%,而对照组子宫形态集中在A型(65.00%),两组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4b组子宫内膜厚度主要集中于≥14 mm(30.77%)及<10 mm(41.03%),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集中在10~13 mm(75.00%)。(3)U4b组平均子宫内膜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U4b组主要集中在1~2 ml(67.95%),而对照组主要集中在≥3 ml范围(68.33%)。(4)两组子宫内膜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4b组内膜下的VI、FI、VF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正常妇女,三维超声检查提示U4b型单角子宫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容积及内膜内血流参数均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其ER状态异常,可能影响受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囊肿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及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膝关节滑膜囊肿患者的CT(12例)、MRI(36例)资料。复习CT、MRI各种征象及病理作回顾性分析、记录。结果囊液CT呈均匀低密度,MRI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无强化,囊壁呈均匀薄膜状,CT上呈中等密度,MRI中等信号,增强中度强化。关节囊滑膜疝16例,腓肠-半膜肌滑囊积液15例,胫侧副韧带囊肿3例,鹅足腱囊肿2例;手术见囊肿位置、大小、形态与关节腔交通情况均与术前CT、MRI检查结果吻合。合并骨质增生21例伴关节积液16例,半月板退变13例,半月板损伤17例,关节软骨损伤15例,韧带损伤1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5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MRI显示关节内病变与手术结果相吻合。结论CT、MRI对膝关节滑膜囊肿均可作出正确诊断,MRI优于CT,能发现关节内病变,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