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鉴别诊断肝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0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病情,术前行 DWI扫描,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 DWI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磁共振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相近,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 (P> 0.05);与原发性肝癌组相比,肝囊肿组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组患者 ADC水平明显更高,独立样本 t检验提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 DWI扫描检出肝海绵状血管瘤 5例,肝囊肿 4例,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 75.0%, 2例肝血管瘤漏诊, 1例肝囊肿误诊为转移瘤。检出原发性肝癌 48例,恶性病变符合率为 100.0%, DWI对肝脏恶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检出率 (χ2=12.632,P=0.006);肝囊肿组患者 ADC水平明显高于海绵状血管瘤组 (P< 0.05)。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磁共振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相近,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DWI是临床诊断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其诊断符合和诊断效能高,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满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充分的影像学支持,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虽然数十年来,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在不断发展,但目前肝癌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组织活检和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受限于上述检测手段的特异性和灵敏性,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故目前肝癌的整体预后仍然很差。因此,如何实现早期诊断,实施精准个体化治疗对提高肝癌的整体预后至关重要。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和游离DNA(cfDNA),以其微创,取材方便,可重复检测,动态监测等优势,有望在早期诊断、动态监测、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药物筛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空白微球行TACE治疗肝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56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空白微球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空白微球组采用空白微球+表柔比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化油乳剂+表柔比星。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坏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癌症生存质量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空白微球组客观缓解率、肿瘤坏死率分别为83%(33/40)、85%(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4/40)、65%(26/40) (χ2=4.943,4.267;P<0.05)。术后6个月空白微球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感觉评分分别为(87±8)、(86±8)、(87±8)、(8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77±7)、(79±7)、(78±7)分(t=5.137,4.785,4.774,4.835;P<0.05)。空白微球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40) (χ2=4.114,P<0.05)。结论应用空白微球行TACE治疗肝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肿瘤坏死率,并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符合米兰标准的中央型肝细胞癌(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76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11)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肿瘤位置分为中央型组(22例)和周围型组(5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生存情况。两组肿瘤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中央型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59%(13/22),其中肝内复发11例,肺部转移1例,脑转移1例;周围型组肿瘤复发率为46%(25/54),其中肝内复发22例,肺部转移2例,纵膈转移1例,骨转移1例;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中央型组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2%、45.5%、40.9%,周围型组相应为79.5%、67.8%、56.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2,P>0.05)。中央型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4%、68.2%、50.9%,周围型组相应为96.3%、83.3%、71.6%,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5)。结论符合米兰标准的中央型肝癌接受肝切除术能取得与周围型肝癌相当的远期生存疗效。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诊断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选来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 8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4例),对照组采用 CT实施诊断,观察组则使用 MRI实施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以及诊断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诊断费用、诊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 MRI实施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避免不良情况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依据,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在临床上成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72例次接受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患者的CT表现,分析治疗策略,统计生存时间。结果新发癌灶、富或中等供血、肝硬化I或II级、存在肝外供血患者多数采取经皮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无复发、乏供血、存在门脉癌栓、动静脉瘘患者多采用经皮肝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术(TAI)治疗。肝癌TACE治疗后,多采用经皮肝穿瘤灶无水酒精消融术(PEI)或辅助治疗,以巩固疗效。本组患者Child-Pugh A级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3%、46.15%、16.46%,中位生存期39.6个月;Child-Pugh B级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0%、24.19%、13.32%,中位生存期23.1个月。结论CT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实现了能够对于不同阶段类型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方案,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探索肝癌精准治疗,建立肝癌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法将2004年7月至2016年6月间华西医院收治且有完整随访记录的5 6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多分类器融合模型计算治疗方案推荐系数,并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采用DeepSurv算法实现生存风险和复发风险的预测,并进一步对比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利用Siamese-Net算法得到相似病例结果。结果治疗方案推荐系数的Top-1准确率和Top-2准确率分别为82.36%和94.13%;在华西医院内部使用验证过程中,与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的匹配准确率达95.10%。生存风险模型得到的C-index值为0.735(95%CI:0.70~0.77),各风险组的Kaplan-Meier曲线经log-rank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风险模型得到的C-index值为0.705(95%CI:0.68~0.73),各风险组的Kaplan-Meier曲线经log-rank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癌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较为准确地进行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方案推荐和治疗预后预测。
简介:摘要Krüppel样因子(KL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KLF家族被证实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KLF家族中有9名成员(KLF2、KLF4、KLF5、KLF6、KLF8、KLF9、KLF10、KLF14和KLF17)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以多种方式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肝癌的生物学治疗靶点。
简介:摘要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一种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属于与甘氨酸相关的整体膜蛋白多糖亲缘蛋白。很多研究表明,GPC3在肝癌的发生、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几年来GPC3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专科医院肝癌患者个案管理模式,为肝癌患者个性化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患者的主观体验及需求为导向,以患者行动日记为依据,提供并制定干预措施。通过多学科医疗团队和多专科护理团队,从患者诊断到术后1个月,为肝癌患者提供全面的、持续的照护,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结果30例对象中26例全部结案,其中转当地医院治疗3例。因经济情况,拒绝返诊治疗1例。再次入院接受介入治疗24例,2例门诊复查,复诊率86.67%。行动日记记录完整率86.67%。结论构建以患者主观体验及需求为导向的个案管理,针对性地向患者提供可持续性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对行肝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接受MWA治疗肝癌的患者,分为胆囊切除组(36例)和非胆囊切除组(36例),分析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比较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的预后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评估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比较两组之间的预后。结果本研究胆囊切除组纳入36例(50.00%),非胆囊切除组纳入36例(50.00%)。胆囊切除组中位OS为35.55个月(4.20~36.00个月),非胆囊切除组31.19个月(10.80~36.00个月) (P=0.894)。随访结束前,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2.22%和22.22%。胆囊切除组1、2、3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1.67%、79.91%、75.71%,非胆囊切除组分别为97.22%、88.72%和73.81%(P=0.97)。胆囊切除组中位PFS为7.67个月(1.68~32.30个月),非胆囊切除组为18.25个月(2.24~33.60个月) (P<0.01)。随访结束时,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肝癌复发率分别为69.44%和91.67%,胆囊切除组1、2、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11%、16.67%、0.00%,非胆囊切除组分别为77.78%、46.89%和0.00%。非胆囊切除组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胆囊切除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量为3(HR=18.91,95%CI:1.54~232.99,P=0.02)是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胆囊切除术(HR=3.55,95%CI:1.74~7.26,P<0.01),肿瘤数量为2和3(HR=2.21,95%CI:1.10~4.42,P=0.02;HR=3.63,95%CI:1.26~10.45,P=0.02)和AFP≥400 ng/mL(HR=0.43,95%CI:0.19~0.98,P<0.05)是与PF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在MWA后行胆囊切除术后更易发生肝内复发,这可能与γ-GT水平升高有关,且复发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处理肝癌切除断面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6例肝癌行肝切除肿瘤切缘<1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在肝切除创面常规处理后加用微波烧灼(微波组),另44例肝切除断面仅常规处理(常规组)。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各相关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输红细胞的量,肿瘤是否有包膜,侵犯血管的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肝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0%、61.4%、23.9%和86.1%、45.9%、19.2% (χ2=1.27, P=0.26);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4%、35.6%、18.5%和50.4%、22.4%、7.6% (χ2=5.13, P=0.02);微波组与常规组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28.1%、56.2和11.4%、34.6%、83.3% (χ2=4.14, P=0.04)。结论肝癌术中应用微波处理<1 cm的肿瘤切缘不影响术后肝功能恢复,可以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7年来肝癌领域队列研究的应用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检索汇总199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发表的中英文肝癌队列研究文献,对发表时间、科研单位、研究目标与随访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年来肝癌相关队列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英文核心期刊群已形成。中英文论文发表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4%与35.2%,52.3%的中文论文与73.5%的英文论文为近5年内发表。49.2%的中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47.3%的英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3分的期刊。国内期刊发表的研究以病因研究为主(41.5%),多为大样本研究;SCI论文研究主要着眼于肝癌预后研究(40.7%),生存分析运用普遍。结论队列研究在我国肝癌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中大样本研究与预后分析较为普遍。虽然队列研究的应用得到重视和推广,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对于队列研究的认识,提高随访效果、降低失访率,增加生存分析等科学评估手段的应用,更科学地运用队列研究解决临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