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最佳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20年 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评价组(各 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评价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比较 评价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评价组的护理满意度 96.67%( 29/30)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73.33%( 22/30),且比较后,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中,可以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心的6名患者,通过采集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格式的数据,使用桌面式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机进行模型打印。根据3D打印模型进行微导管塑形并行动脉瘤栓塞术。由6位专家分别在术前及术中就3D模型及微导管塑形进行打分及评价。术前评价分≥4.5分为优秀、评价分≥3.5分且<4.5分为合格、评价分<3.5分为较差;术中评价单根微导管打分3分及以上为优秀,2分为合格,不足2分为较差。结果6位专家给予3D模型较高的综合评价[(4.87±0.35)分],认为模型在时效性[(4.67±0.52)分]、真实性[(4.83±0.41)分]、革新性[(5.00±0.00)分]、指导性[(5.00±0.00)分]、实用性[(4.83±0.41)分]方面表现优秀。术中参照3D模型塑形的6例微导管中,仅有1例(眼动脉动脉瘤)因位置欠佳而撤出重新塑形,其余5例在易通过性、位置、稳定性及再塑形情况方面均有良好表现。结论3D打印模型用于动脉瘤栓塞术前规划有较强的临床意义,可用于术中微导管塑形的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载瘤动脉的直径和累及病变血管的长度选择合适尺寸的Willis覆膜支架。术后对所有患者常规行头颅Dyna-CT复查和支架重建。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同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判断患者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另3例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后存在"内漏",其中1例行1次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术后连续1~2个月辅助压迫病变侧颈动脉。术后即刻DSA显示,所有患者的血管重建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术后1例患者因重型颅脑创伤死亡,其余14例术后复查Dyna-CT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1.6)个月(3.0~8.0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10例,3分4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至末次随访均未复发,其中2例存在"内漏"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随访时"内漏"消失。结论初步推测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理想材料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开放手术及腔内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行开放手术或腔内治疗的25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开放手术治疗(开放手术组),14例行腔内治疗(腔内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和随访期情况。结果腔内手术组围术期死亡率[0%(0/14)比18.2%(2/11)]和并发症发生率[(14.3%(2/14)比18.2%(2/11)]低于开放手术组,而腔内手术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率[35.7%(5/14)比27.2%(3/11)]、移植物感染率[14.3%(2/14)比0%(0/10)]、二次手术率[28.6%(4/14)比9.1%(1/11)]和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50%(7/14)比27.2%(3/11)]高于开放手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随访期间,开放组无死亡病例,二次手术者1例。腔内手术组死亡2例,二次手术者3例。结论腔内手术和开放手术各有优缺点,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与保守治疗比较,评估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两个中心队列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69例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最大径>10 mm)患者。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商议后确定,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组)和保守治疗(保守组)。观察术后即刻及随访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病死、卒中、其他部位出血、心肌梗死等在内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手术组51例,接受血管重构介入治疗36例、血管解构介入治疗11例、二者联合介入治疗4例;保守组18例,接受单纯危险因素控制11例、危险因素控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7例。保守组的高血压患者占94.4%(17/18)、巨大型动脉瘤占50.0%(9/18),分别高于手术组的64.7%(33/51 ,χ2=4.500,P=0.034)、19.6%(10/51 ,χ2= 4.730,P=0.030)。与疾病相关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组15.7%(8/51)、保守组44.4%(8/18),危险比(RR)值0.353[95%可信区间(CI):0.156~0.8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8,P=0.031)。相关病死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38.9%(7/18),RR值0.050 (95%CI: 0.007~0.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1,P<0.001);疾病相关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22.2%(4/18),RR值0.088 (95%CI: 0.011~0.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 ,P=0.020)。手术组44例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动脉瘤治愈率56.8%(25/44),保守组9例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无动脉瘤治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4,P=0.006)。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有较低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1例。根据假性动脉瘤瘤颈形态分成两组:其中瘘管型55例,裂隙型16例。分别测量并记录瘤腔最大径线、瘤颈直径。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根据瘤颈形态采用不同注药方法),首次治疗及复发后二次治疗均采用常规注药方法,对于2例裂隙型二次复发患者,第三次注药时采用交叉注射、向瘤颈逐渐推进的方法,并在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后适当延长加压时间。术后24 h、1周复查超声,观察瘤腔内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55例瘘管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54例一次注药成功,1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第二次注药成功;16例裂隙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10例一次注药成功,6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4例第二次注药成功,2例第三次注药成功。瘘管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无相关性(rs=0.103,P=0.455),而裂隙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密切相关(rs=0.870,P<0.001)。最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但术前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瘤颈形态、测量瘤颈直径,以便采用合理有效的注药方法,提高首次治疗成功率,减少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不同,将90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平均分为A组(单纯弹簧圈栓塞组)、B组(球囊辅助弹簧圈组)、C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三大组,平均每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其中A组30例患者应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应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C组30例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者分别经不同介入栓塞技术进行治疗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率情况。结果:C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率最高,明显高于A、B两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后再出血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的患者655例,其中发生围术期手术相关再出血16例,均为单发动脉瘤,男4例,女12例,年龄21~84岁。统计16例患者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局,评估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655例患者围术期再出血发生率为2.4%(16/655)。16例中术中动脉瘤再出血9例,其中5例死亡,1例mRS评分4分,3例mRS评分1分。术后再出血7例,5例为动脉瘤再出血,其中4例死亡,1例介入治疗后行去骨瓣减压术,出院时患者mRS评分4分;2例脑实质出血,1例死亡,1例停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脑梗死,出院时mRS评分2分。结论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出血病因复杂,对于手术操作性再出血,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方案,或行介入补救、外科联合治疗,或提高术者技术水平进行有效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 95% CI:1.87~43.22 ,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 2018年 10 月至 2019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球囊闭塞试验(BOT)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像学评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15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1例)应用超选择BOT评估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闭塞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检查,BOT后出现神经功能减退认定为阳性结果。依据造影结果计算闭塞动脉远端供血区皮质动脉显影的延迟时间;采用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血流分级系统对侧支血流代偿情况进行评估,依据试验结果选择手术方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16例患者均无试验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3例试验结果为阳性,余13例为阴性。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供血区皮质动脉显影的延迟时间为0.5~2.5(1.4±0.7)s。试验中侧支血流代偿ASITN/SIR分级不良4例(1级或2级,包括2例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良好12例(3级或4级)。3例阳性患者采用动脉瘤孤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1例出现左上肢肌力下降;13例阴性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或开颅夹闭载瘤动脉,术后3例出现轻微神经功能障碍。1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0~6.0(4.6±1.2)个月,末次随访16例患者的mRS均为0分。结论超选择BOT是预测闭塞载瘤动脉耐受性的有效方式,初步应用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其客观评估价值仍需更多病例的积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时施以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 86例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入我院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 n=43)与研究组( n=43),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常规护理并加施围手术期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各项心理状态、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该组合并症发生率低至 6.98%,较参照组的 23.26%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时加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巨大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门诊复查结合电话随访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运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颅内复杂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3例共13个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5例,海绵窦段动脉瘤8例),瘤径25~45 mm,术前CT均未见颅内出血,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切除术,8例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手术,采用GOS评估治疗效果。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A显示搭桥通畅13例,均未见动脉瘤显影,出院时依据GOS预后评分良好12例、中度残疾(GOS评分4分)1例。12例术后随访4~58个月,行CTA复查显示搭桥血管通畅,GOS评分5分者11例,GOS评分4分1例。1例失访。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手术是治疗颅内复杂巨大动脉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前评估和显微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