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长期滴用滴鼻净引致的药物鼻炎,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有人用非吸收性激素进行下鼻甲注射,虽奏效较快,但有一定危险性。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服ATP治疗药物鼻炎,能在3天内解除患者鼻塞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性鼻炎 滴鼻净 治疗方法 下鼻甲注射 性激素 鼻粘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颁布了新的DILI指南,明确了可以导致固有性和特异质性DILI 种类,确立了DILI 的诊断标准和发生危险因素。由于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临床广泛应用,我国学者对药物肝损伤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包括作用机制,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和治疗药物等,是确保DILI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各科药物肝损害的报表11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药物肝损害中男58例,女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46.96±16.67)岁.涉及药物77种,抗菌药居首位占16.22%(18/1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占第二位,为15.32%(17/11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和抗肿瘤药居第三位,均占10.81%(12/11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40例(36.04%),淤胆型肝损伤43例(38.74%),混合型肝损伤28例(25.22%).结论:致肝损害的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发现、治疗及时可痊愈或好转,但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病例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随着中草药的广泛运用,中药的肝毒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临床中安全运用中药,减少中药肝毒性成为中医药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肝毒性中药的药物成分、药物的量-时-毒关系、中药药性、药物炮制、药物配伍、用药部位、给药途径以及人为主观因素等各方面探讨中药与肝毒性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提出药物肝损害可以通过药物科学炮制、合理配伍、选择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临床上合理规范运用等方式得以减少。

  • 标签: 中药 肝毒性 原因探析
  • 简介:摘要药物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新药撤市的主要原因。DILI虽然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可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结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已成为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DILI的诊断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药物再刺激可以作为诊断DILI的"金标准",但是可能再次诱发肝衰竭,因此在临床中并不推荐使用。目前现有的关于DILI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生物标志物诊断、基因诊断、评分量表诊断等。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实验诊断 生物标志物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1年48例急性药物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引起急性药物肝损害的药物种类有很多,应引起重视,提高认识,减少其发病率。

  • 标签: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药物肾衰竭的住院患者共6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药物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62例药物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57例治愈,均在2~4周内恢复肾功能,治愈率为91.94%。肾功能异常或未恢复的有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有1例,自动出院1例。

  • 标签: 肾损害 肾功能衰竭 药物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发病趋势、基础疾病、致病药物及预后,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 820例DIL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特征、发病趋势、相关基础疾病、致病药物、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 820例DILI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44;年龄(44.00±16.32)岁。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型2 353例(83.43%),胆汁淤积型肝损伤353例(12.51%),混合型114例(4.04%)。在三种临床分型中,男女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032,P>0.05);在各年龄段分组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367,P<0.001);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DILI占肝病的比例及急性DILI占急性肝病的比例都呈总体上升趋势。2 820例DILI患者相关基础疾病主要涉及发热(15.14%)、皮肤病(11.84%)、心脑血管疾病(11.17%)等;主要致病药物涉及中草药、中成药类(37.49%)、抗生素(15.85%)、解热镇痛药(14.37%)等;在三种临床分型中,治愈、好转、无效和死亡不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61.300,P < 0.001)。结论近几年我院DILI占肝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涉及的基础疾病及致病药物种类较多,需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药物肝损害在临床上屡有所见。本文通过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导致肝损害的常见药物药物肝损害的预防等4个方面对药物肝损害进行具体论述。可以给临床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提高药物肝损害的治疗水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药物肝损伤(DILI)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目的:探讨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DILI患者51例,男女比例为1∶1.32,平均年龄(50.6±17.9)岁,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最高(43.1%)。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要肝损伤类型(84.3%)。引起DILI最常见的药物依次为中草药、心血管系统药以及激素和内分泌代谢药,分别占51.0%、19.6%和9.8%。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涵盖全身多个系统。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亦缺乏特异性,5.9%的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大部分DILI患者预后较好,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21.6%和66.7%,死亡率为5.9%,死因均为肝衰竭。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DILI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草药的不规范使用可能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入院时ALT、AST、TBIL、白蛋白水平和PT、INR与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用于临床的NSAIDs(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已经有超过100个品种,这些药物畅销全球,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炎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中滥用NSAIDs的情况,显著提高了药物肝损伤(DILI)的发生率,同时也限制了NSAIDs的应用范围。因此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治疗中使用NSAIDs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药物肝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从NSAIDs所导致的药物肝损伤角度进行综述,阐述如下。

  • 标签: NSAIDs 药物性肝损伤 病理性特点 作用机制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