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简介:<正>湖北省红安县(新中国成立前称黄安县)在中共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编写了一部《红安县革命史》(郭家齐主编,彭希林副主编),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县单修一部革命史,这在湖北省是第一部。从地方革命史应该如何写作这个角度来看,它有明显的可取之处,也有一些不足。它的第一个优点是,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局与全局中的红安革命这两者的关系作了比较正确的处理。红安县的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史,都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便是红安人。在他的领导下,红安县在1923年便建立了党的组织,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县之一。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
简介: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此后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陈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这里介绍的是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