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资源禀赋型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资源禀赋既可能通过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需求优势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可能通过掩盖资源错配后果、弱化创新动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双向影响投射到理论演化层面,既有源远流长的禀赋优势理论,又有发人深省的资源诅咒假说。本文在梳理资源禀赋相关理论的演化基础上,厘清资源禀赋对于产业发展双向影响的基本机理,然后以植物油加工业为例,对资源禀赋对于资源禀赋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研究结论讨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资源禀赋优势论与诅咒论做出实证回应。
简介:摘要:从历史上看,欧美国家率先踏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它们的现代化路径曾被西方理论家奉为现代化唯一模式。我们在百年中对现代化道路不断探索和发展,事实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本文从整体利益、高效治理、科学发展和合作共赢四个维度进行“中”与“外”的比较,从而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必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
简介: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取决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贸易自由化程度以及对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抵抗能力。(1)我国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努力,国民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对外贸易日渐壮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已具备了初步的基础。具体表现在: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国民经济运行环境大大改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约束和市场约束大大增强,非国有企业的产值已超过总产值的一半,金融部门经过大力整治,违法违规现象已大大减少,金融秩序有明显改观,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增强了我国国民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按现行市场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GDP更跃居世界第二位。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我国经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已是大势所趋。(3)随着贸易自由化的顺利推进,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我国近几年连续大幅度地降低关税壁垒,并没有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1997...
简介: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比较优势取决于两国要素丰缺的比较.因此,一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所以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而在现实世界中,环境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正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必须将环境作为一项生产要素,并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出来.这就是"环境成本的内部化".由于各国的环境禀赋不同,因此,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国际贸易中某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必发生变化,形成新比较优势.一国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以期在国际分工中获取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