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近来,布卢姆(S·Blum,1975)和格尔利(K.Gourlay,1978)的文章,按照他们文化的和个人的方式,考查了音乐民族学家的工作。这些作者指出,音乐民族学家使他们的工作具有来自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的特定价值、目的、意义。正如布卢姆(1975)所说,考查“产生这种目的的欧洲和美洲的社会结构间过去和现在的关系以及把非西方社会置于首位的调查。”我乐意不拘形式地按照这些建议来看待音

  • 标签: 民族学 西方音乐 布卢姆 文化背景 社会结构 非西方
  • 简介:文章以《洛地文集·戏剧卷·卷一》为蓝本,结合与"戏弄"相关文献的解读、若干教科书之相关观点的比照思考,初步辨析出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类"戏弄"之源流:即自先秦戏弄之滥觞始,经汉戏弄之蕴而待出、北朝戏弄之明确形成、唐戏弄的成熟,至宋(金)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一戏剧起源与发展的脉络当即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另两类——"戏文"、"戏曲"——产生前中国戏剧发展的基本线索。如此不断梳理、探究出的日趋合理的戏剧运动自身逻辑,想必是戏剧音乐建构的前提。

  • 标签: 戏剧音乐史 洛地 戏弄源流 中国古代音乐史
  • 简介:探索以中国视野研究西方音乐,其目的主要在于: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探索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研究的理论视域,力求搭建与西方学者相生共长的平等对话的平台,进而揭示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规律。中国学者的西方音乐研究的特色之一,就是由中国学者去创造“既有西方音乐的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的西方音乐研究成果。

  • 标签: 西方音乐史 音乐史研究 中国视野 其他学科 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音乐料研究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鉴于目前我国现代音乐史料学体系性建设的滞后,本文以《厦门市运动大会会歌》两种不同版本的发现和考证为例,阐明音乐料研究疑、考、信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并以此为个案,强调音乐料研究中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翔实考证的学术价值,为撰写“信史”提供可靠的史料依据。

  • 标签: 音乐史料研究 弘一法师 《厦门市运动大会会歌》
  • 简介:音乐学是什么学?俞人豪先生《音乐学概论》等著作早已明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艺术科学),但现实认识对此仍普遍模糊,有必要突出强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外学界认识到“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的局限,强调指出社学科学、精神科学及人文学科等还具不容忽视的“非科学性”本质。本文简略介绍何兆武先生《历史与历史学》等论著中有关历史学非科学性性质和结构分层的论述,希望引发对音乐音乐学在科学性之外的人文学科性质、“非科学”性质的思考,反思我们对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知,以拓展深化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

  • 标签: 音乐学 学科方法论 历史学 科学 非科学 何兆武
  • 简介:周畅先生的新著是一部专门论述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的专著,它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精选了现当代几十位音乐家和百多首作品,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见解独到而精辟,文章简练而优美.

  • 标签: 周畅 《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 史学专著
  • 简介: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与思想的产物,随着民族多元化的发展,民族音乐也产生了多元化,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音乐体系。具体来说,民族音乐多元化产生于20世纪多元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从广义上来讲,它是在批判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前提下,对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的包容。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民族音乐也呈现了其多样性发展之势。

  • 标签: 民族音乐 多元价值
  • 简介:<正>一千二百多年前,中国音乐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隋初宫廷中的“议正乐”。事件的整个过程看上去是宫调问题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统治者试图保持汉文化“纯洁”和“正统”的意图。“议正乐”持续五年之久,仍然“议不定”,从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大约西汉以来数百年间我国多民族音乐文化、多种音乐思维的实际情况。自此以后一千多年,类似的争论有多种形式的表现,汉族的音乐却始终没有“纯洁”过。相反,正是这种杂交给汉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新中国的成立,给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少数民族音乐事业的兴旺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可以设想,新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如果没有少数民族音乐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然而,几千年形成的所谓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音乐学 音乐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文化
  • 简介:音乐会练声曲是指没有歌词的声乐作品。它是声乐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理清音乐会练声曲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对于研究、把握并进而准确、妥帖地诠释以及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它,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音乐会练声曲 发声练习曲 声乐练习曲 艺术歌曲
  • 简介:湘西这块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孕育了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这些民族的祖先留给后人的音乐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彰显出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民族音乐文化与历史文化相互渗融以及人神崇拜为核心的巫凤特质三大特色。这些音乐文化遗产为当今学者进行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的史料,更重要的是这些音乐文化遗产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文化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湘西 音乐文化遗产 特色 价值
  • 简介:传教士按照西方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在中国建立教会学校,作为教会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教育除了更好地服务于宗教之外,还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有四个方面:促进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将传教士与中国大众联系在一起;冲击中国传统音乐;培养音乐领域的人材。

  • 标签: 教会学校 音乐教育 价值
  • 简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学设计,首先思考的是本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开发教材内含有的育人资源,而不是将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难点放在首位。“新基础教育”认为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它是课堂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内容。但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仅仅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和老师当作为了学习和传授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应当以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浸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1]

  • 标签: 教学设计 育人资源 价值
  • 简介:音乐的文化功能(这是确定音乐的文化属性的最重要因素)的认识在历史上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大陆电视音乐传播出现价值观偏颇和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对音乐概念的证伪过程中,得出如下一些认识:首先,音乐并不是一种传讹已久的“听觉艺术”,而是从其诞生之日直到今天,它在多数情况下是视、听觉综合感知的,而其中的视觉信息对于音乐的表现与感知也是必要的。其次,音乐也不是某些人断言的“世界语言”,而是其“所指”由特定文化传统所规定的、类似语言体系中的“语种”或“方言”之类的特殊声音符号体系。第三,不同文化传统对“音乐”这类现象有着不同的类概念,而且他们对这些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由于其特殊文化传统的规定而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暗含着不同文化对于“音乐”这一事象进行认知和评价的不同本体观、功能观与价值观。第四,音乐的功用远不止于“审美”和“娱乐”,而首先是一种集中指向人类生存目的的多功能文化工具。第五,底层民众才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主要创造者。职业作曲家群体的出现,虽然部分替代了民众对音乐文化的集体创造,但作曲家的创造“蓝本”大多仍来自民间音乐这个积淀丰厚的资源,因此他们的创造带有浓郁的“改编”性质。第六,不同文化传统中的音乐,没有价值上的可比性。当代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西方音乐中心”的价值观及其实践(包括在电视传播中的实践),正在极大地损害着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深厚而宝贵的传统音乐资源,从而也损害着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风格多元化健康发展的前景。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对主义的音乐价值观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 标签: 音乐 艺术 文化属性 文化功能
  • 简介:<正>刘正维在《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一书中指出:"戏曲音乐创作从20世纪后半叶起,一反历史的陈规,普遍走向专业化。音乐的一度创作逐步地由演唱者转向作曲者(家)承当,演员逐步成为二度创作者。于是,以演员为中心形成的流派

  • 标签: 戏曲音乐 音乐创作 论音乐 论戏曲 音乐传统 刘正维
  • 简介: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组成部分,对于其价值的认识,可以将美育价值作为认识的逻辑起点。我国近代美育研究奠基者王国维先生,1903年8月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对美育之"成人价值"有过以下判断,他提出培养精神能力与身体能力调和发展完全之人物的教育之宗旨,并从"知""情""意"的角度分析了精神之构成,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 标签: 音乐教育 身体能力 论音乐 精神能力 教育世界 王国维先生
  • 简介:作者在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论研究文献综录"分卷"少数民族音乐卷"之际,对其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作者不仅将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视为是科研工作者一项必具的"基本功",同时亦将提高到树立优良学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

  • 标签: 科研 资料 文献 学风
  • 简介:《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以其全面、深刻、新颖、独到的学术视野为学界呈现了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文化的整体面貌、音乐创作及其审美趣味,填补了国内外多年来澳门音乐领域的空白,是澳门二十世纪天主教音乐研究的重大发现和卓著贡献,标志着澳门本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全书构思立意新颖、史料珍贵翔实,分析深刻透彻、结论精妙独到、史学价值多重、学术意义深远。

  • 标签: 二十世纪 澳门天主教教音乐 史学价值 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