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抢救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12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0例研究对象昏迷原因构成、抢救结果、影响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120例内科昏迷患者中,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据35.00%、29.17%,经抢救后,病情好转37例,稳定60例,恶化9例,死亡14例,抢救率为88.33%,死亡率为11.67%;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原发性疾病种类、患者昏迷程度及发病后抵院时间,而与昏迷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容易出现昏迷,临床需加强抢救力度,尽量缩短抵院时间,提升救治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室当中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急诊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不足,并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危机管理,对两组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危急意识、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危急事件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值,P值小于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危机,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人急诊护理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 2017年 11月— 2018年 8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和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32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 32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急诊护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急诊护理干预后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运用于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比较显著,同时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进行分组,第一组50例行急诊内科治疗,第二组50例行常规治疗,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第一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明显优于第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预检分诊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我院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和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我院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在优化急诊就诊环境的同时,可加快分诊速度,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和意外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护士晨间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沟通方式设计急诊护理晨间交班表格,组织培训,制定并实施护理交班流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从使用前的24.67%下降到5.33%;医护人员对年轻护士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从使用前的70.60%上升到85.41%,交班时间从使用前的21.33±5.32分下降到15.71±4.45分。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可规范急诊护理人员交班的流程,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使下一接班护士更加清楚病人的病情,及时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避免遗漏事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骨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骨科中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较强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舒张压控制水平和收缩压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显著,对病情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