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接触传播目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注射穿刺、手术换药、输血输液、采集标本、污物处理等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长时间处于高度危险的职业暴露中。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被锐器刺伤、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的可能,职业感染的几率较高。因此,提高工作中对HIV感染的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本文就感染科护理人员发生HIV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展开了讨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的安全实践,以减少针刺伤风险。方法将26名支援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纳入研究中,成立若干发热门诊护理小组,实施共享治理,通过固定搭配班次、小组讨论等方式制定预防措施并推动实行。结果从2020年1月23日00:00—2020年3月28日00:00,发热门诊护理人员无1例发生针刺伤。结论发热门诊护理小组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共享治理”落到实处,从而使护理部的大局调控精准实施到各项细节,通过落实一系列预防措施,降低了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为避免医院感染提供了实践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护理人员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为主要样本进行分析,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选取40名护士,对纳入的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是否发生过针刺伤,并统计针刺伤发生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知,本研究纳入的40名护理人员中,有39名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97.5%)。其中有一半护理人员在进行注射器(抽血用)、处理注射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意外针刺伤,同时大部分护理人员认可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缺乏细心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是导致意外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导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缺乏集中的注意力,且工作不够自信,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标准也在不断上升。在医院中,儿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声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关注儿科病房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支持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工作压力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问卷内容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睡眠质量等方面。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工作压力最大,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睡眠质量问题相对较轻。具体数据如下:(1)工作压力:平均得分为(62.3±8.4)分,高于临界值50分,表明护理人员普遍感受到工作压力较大。(2)人际关系:平均得分为(56.7±7.9)分,略高于临界值50分,表明护理人员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61.2±7.3)分,略低于临界值50分,表明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尚可,但仍有改善空间。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因素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其中,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结论: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较为突出。这可能与儿科病房的特点有关,如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患者家属期望高等。因此,医院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支持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科病房中的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特勤疗养人员疗养期间的效果。方法:将某疗养中心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66例特勤疗养员,随机分组各33例,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等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的面对得分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屈服、回避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护理实施前两组CD-RISC评分相匹配,P>0.05。实施后CD-RISC评分比实施前高,P<0.05。实施后实验组的CD-RISC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特勤疗养人员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应对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和对应风险管理干预措施。方法:该文项目内容对于 2018年 01月 --2020年 02月本医院精神科收入的 64例患者实施项目具体研究,各个项目分组后纳入 32例,选择分组方式是掷骰子方式,试验组采取综合性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参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占比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占比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占比情况评比参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减少( 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占比情况评比参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增多( P<0.05)。结论:精神科尚存在一定护理安全隐患情况,需进一步加强对应风险管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