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拟定于2011年9月7-10日在济南召开“2011年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麻醉分会各专业学组年会将同时并会召开,因此是2011年度的重要学术盛会。年会将设各专业学组分会场、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现将会议学术论文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学术论文报告 学术交流 会议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各有关医疗单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拟定于20i1年9月7—10日在济南召开“2011年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麻醉分会各专业学组年会将同时并会召开,因此是2011年度的重要学术盛会。年会将设各专业学组分会场、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现将会议学术论文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学术论文报告 医疗单位 学术交流
  • 简介:一、征文内容及分类:1、小儿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小儿临床麻醉的应用与研究;3、小儿重症监测治疗与研究;4、小儿疼痛治疗与研究;5、小儿麻醉相关新技术及其他;6、小儿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等特殊病例报告;7、其它。

  • 标签: 小儿麻醉 中华医学会 征文通知 学术年会 重症监测治疗 临床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深度
  • 简介:《2010-2011年度中国医疗器械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评选活动工作总结自2008年到2011年,我们已经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监测。在对三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我们得剑了一系列十分有意义的结果,这些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企业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进程与问题。

  • 标签: 医疗器械企业 竞争力 中国 评选活动 市场发展
  • 简介:目的:观察丁丙诺啡复合小剂量咪逵唑仑能否预防腰-硬联合麻醉术的内脏牵拉反应。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施行腹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咪达唑仑组(A组),芬太尼.氟哌利多组(B组)和哌替啶。氟哌利多组(C组),每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在给药前、切皮、切皮后10min、30min、60min以及术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术牵拉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药物需要量。结果:C组患者HR在切皮、切皮后10min、30min时明显快于A组或B组(P<0.01);A组的镇痛评分在切皮后60min、术毕时明显高于B组(P<0.01),C组明显高于B组(P<0.01);C组术牵拉反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A组或B组(P<0.05);术后自控镇痛的药量为B组>C组>A组(A组较B组或C组P<0.01);3组患者均未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切皮前静脉注射丁丙诺啡和咪达唑仑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预防术牵拉反应,作用时间可维持较长。

  • 标签: 丁丙诺啡 咪达唑仑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 腹腔手术 牵拉反应 临床观察
  • 简介:偏头痛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过去偏重于药物治疗,近年来不少医院麻醉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取得显着疗效。鉴于星状神经节位于颈7横突前至第一肋骨,部位较深,阻滞操作稍有不慎,有可能刺破胸膜造成气胸、阻滞喉返神经造成发声嘶哑、局部血肿和椎管内误注局麻药等严重并发

  • 标签: 偏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颈椎交感神经阻滞术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区别。方法:选择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施行矫形术的患儿24例,随机分为N组和L组。N组骶管阻滞选用0.3%耐乐品1ml/kg;L组选用0.2%速卡1ml/kg。两组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后均予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加芬太尼混合液.按丙泊酚2mg/kg·h速度输注,术毕前5—10min停止输注。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各时间点的MAP、HR变化。结果:N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7.3±2.8min、维持时间103±12min。L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6.3±3.8min、维持时间104±11min。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维持时间则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患儿麻醉起效后的MAP和HR明显低于基础值,组内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的MAP和HR则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骨科下肢手术选用0.3%罗哌卡因或0.2%左旋布比卡因1ml/kg施行骶管阻滞麻醉,结合静脉持续榆注丙泊酚以保持小儿镇静是安全可行的。罗哌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明显快于左旋布比组,而两组的麻醉维持时间及循环影响方面无明显区别。

  • 标签: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骶管阻滞 小儿 骶管阻滞麻醉 麻醉起效时间
  • 简介:目的:比较定量脑电图与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监测全麻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健康志愿者,从0.2MAC开始,逐渐增加异氟醚吸入浓度,每个浓度平衡15分钟后,观察指令反应,qEEG,MLAEP的变化,于使指令反应消失该异氟醚浓度下进行内隐记忆的听刺激,停止吸入后1小时调查外显及内隐记忆情况。结果: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的Pa、Nb波随指令反应和记忆的变化而变化,并可确定外显记忆消失的各波潜伏期界值,随着外显记忆的消失,qEEGF7、F8、A1导联q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随着指令反应的消失,O1及O2导联的a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O2导联d波功率明显升高(P<0.05),但所有qEEG参数变异较大,不能定出界值。结论:(1)MLAEP的Pa波,Nb波在判断全麻下认知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可确定出外显及内隐记忆消失的各波潜伏期界值,(2)qEEG在判断麻醉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只能作为一种趋势的预示,不能作为可靠的定量指标。

  • 标签: 定量脑电图 中潜伏期 听觉诱发电位 监测 全麻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山东医学会和山东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1年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于2011年9月8日至10日在山东济南(山东大厦和南郊宾馆)召开。会议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指导下、在山东医学会和山东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全国各界人士的通力协助下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山东省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栏目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各有关医疗单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定于2010年9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10年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会议 征文通知 血管 国际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各有关医疗单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定于2010年9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10年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是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会议 征文通知 血管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