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1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70岁以上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系急性起病,保守治疗无效,家属强烈要求手术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70岁,最大88岁,平均75.2岁;深昏迷4例,浅昏迷14例,朦胧或嗜睡7例,清醒1例;呕吐12例,呼吸困难6例,大小便失禁10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睡眠护理。采用ASHQ睡眠因子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2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ASHQ睡眠因子中各项因子分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除安眠药物指标外各单项得分以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脑出血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以ICU患者中睡眠不佳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睡眠质量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ICU患者睡眠质量低下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SRSS评分工具对干扰ICU患者日常睡眠因素做出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评分结果整理归纳发现,存在睡眠障碍ICU患者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如,身体病痛、担心病情恶化、对治疗成本忧虑、亲情缺失、病房外噪声干扰、药物不良反应,等等,其中前4种因素在整体中占比明显偏高。结论:为提升护理质量,有效维护ICU患者生命健康,应从强化日常护理、注重心理疏导、用药和饮食指导等层面入手对护理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

  • 标签: ICU患者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目的本课题为了研究早期手术与初始保守治疗对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患者预后影响。方法收集到我院就诊创伤性脑损伤48h内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分组后12h内手术清除血肿)和初始保守治疗组(治疗后期如认为有必要方行血肿清除术)。如患者少于两处大于10mL血肿以及无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则满足条件。主要预后评估是对患者6个月情况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问卷调查。对患者6个月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问卷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58例中34例(75.6%)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为预后好,较初始保守治疗组29例(50.0%)高,相对危险度(OR):0.43;95%置信区间(CI):0.21-0.88;P=0.02。初始保守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死亡率更高[21(36.2%):7(15.6%),P=0.023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6个月生活质量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对创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较初始保守治疗能使患者有更好结局。

  • 标签: 创伤性脑实质出血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保守治疗
  • 简介:近期出现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有效内科治疗,有些患者需要手术切除颈动脉斑块。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内膜切除术可降低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总体卒中风险,中度狭窄患者也可获得一定益处。然而,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并不一定是最有效方法。通过更严格地筛选患者能够改善内膜切除术有效性。为此,我们首先要利用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来准确地确定手术对于不同程度狭窄总体效果,鉴别能够从手术中获益较多患者亚组,并应用风险模型来确定不进行手术时卒中风险极高个体。这样一种方法也有助干在不可能行内膜切除术治疗患者中确定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候选者。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卒中 预防 内科治疗 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强迫症发生相关因素和常见症状,与其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全部强迫症患者病历,共166例,将有关因素和数据填入调查表中,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为1.72:1。平均发病年龄(24.02±11.77)岁,男女平均发病年龄有差异(u=3.45,P<0.01),男性早于女性,内向性格占56.63%,治疗有效率95.48%。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占多数(74.10%),学生、工人、干部占职业前三位,特别是学生占40.96%,诱因前三位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感情与家庭变故和学习任务过重,强迫症病人有增加趋势。临床强迫症症状中前三位是强迫意向,强迫检查和强迫洗涤,症状分布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9.54,P<0.005)。结论强迫症发生主要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我们应对此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

  • 标签: 病历资料 心理卫生 强迫症 心理社会因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观察心理因素封慢性乙肝患者作用。方法封慢性乙肝患者进行SCL-90及EPQ测试。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SCL-90其余因子分明D9Q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自费组患者除强迫、敌意外,其余7个因子分明顾高于公费组,EPQ测试中,慢性乙肝患者神经质分明D9Q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状况 心理卫生 神经质
  • 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病情多种多样,因此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找到更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经颅磁刺激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关爱癫痫患者也变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病痛折磨。这包括提供心理支持、避免刺激、提供安全保护和饮食调整等。

  • 标签: 癫痫
  • 简介:《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为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局、总后卫生部及中华护理学会于2008年5月12日在北京召开贯彻实施《护士条例》暨庆祝5·12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

  • 标签: 护士节 总后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局 电视电话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 国务院令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实践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方法,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比较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前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88‰,实施后为0.4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特征,分析对此类患者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帕金森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爱泼沃斯思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gScale,ESS)对受检者睡眠状况与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PQS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过程梦魇、尖叫、肢体有反击性动作、片段睡眠、入睡困难、打鼾、RLS、EDS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EDS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患者PQSI指数经治疗后PQSI指数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碍,通过予以合理治疗与干预,患者睡眠质量能得到一定改善。对此类患者临床需及时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综合治疗干预以改善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在200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英国南安普敦总医院Edwards等一项研究结果得出了这样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卒中风险较普通人群高67%,表明在英国类风湿关节炎每年可多引起1000例卒中。如果这一结果同样适用于美国人群,那么在美国每年会因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5000例卒中。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 卒中 风险 美国人群 新闻发布会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对睡眠质量较差ICU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睡眠质量较差ICU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方式。运用RCSQ量表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良好率分别为66%和86%,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睡眠障碍ICU患者来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产生高于常规护理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提升睡眠质量。因此对于这类病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睡眠质量 ICU患者 综合护理 显著性差异
  • 简介:糖原贮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型,以GSD1型最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本文依据GSD1合并卒中病例报告,探讨GSD1卒中发生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卒中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卒中发病率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 标签: 糖原贮积病1型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得到显著地提高,我国人口寿命已从建国初期近40岁增加到70多岁,大型城市,如上海,人口平均寿命已达80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相应地,与老龄相关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也就日益增多,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脑卒中 人口平均寿命 预防 心血管疾病 人口寿命
  • 简介: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自1984年2月~2003年10月住进我院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在胃肠道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21%,胃肠道平均期间患病率为26.87%,其感染率高.结论应结合精神病院特点,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进一步监测和防治.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门诊失眠症患者影响睡眠与觉醒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表,对以失眠为主诉初诊病人经确诊为失眠症,按姓名、年龄、职业、失眠病程、服用药物、上床时间、主要不适症状、对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功能影响等项目作临床调查问卷项目填写,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失眠症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占63.98%;中壮年失眠症患者比例最高;失眠症患者记忆力减退者占80.71%、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功能者占81.82%,服用镇静安眠等类药物对记忆力减退和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功能均有明显影响;晚睡对白昼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功能影响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以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临床失眠症患者防治、康复有其重要意义。

  • 标签: 失眠 睡眠与觉醒 临床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有效方法.

  • 标签: 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PK、LDH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Monarch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后第3天)和恢复期(发病后第14天)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CPK、LDH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脑叶梗死LDH水平高于基底节梗死(P<0.05),随着梗死体积增加血清酶水平也升高.结论测定血清CPK、LDH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损害程度,对脑梗死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 CPK LDH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研究尼麦角林对成人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5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尼麦角林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治疗,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变化。结果(1)156例偏头痛患者服药前头痛侧与非头痛侧比较,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有显著差异;两组头痛侧之间及非头痛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明显,试验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头痛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56倒患者服药前头痛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增快。治疗后: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试验组头痛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且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尼麦角林可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防止偏头痛发作。

  • 标签: 偏头痛 尼麦角林 脑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