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一个移风易俗,对家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记革命老人黄觉民80华诞举办本人革命事迹家庭展览温贤美革命老人黄觉民同志是四川省岳池县人,生于1909年,早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政治系,思想进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四川在沪州...

  • 标签: 革命传统教育 中共中央 家庭 政治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党校教育
  • 简介: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曾荣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李振声在五十五年的科学生涯中,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 标签: 主持人 远缘杂交育种 小麦育种 陕西省 中国科学院 染色体工程
  • 简介:元代家臣根据其出身亦即“根脚”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大根脚家臣与小根脚家臣。前者权力基础稳固,后者则权力基础脆弱,在日常政务中虽能受到一时的重用,但也很容易失势倒台,受到严厉清算。“两都之战”后塔铁木儿与倒刺沙遭遇的差异反映了这两类家臣不同的政治命运。大根脚家臣尽管名分上不过是大汗奴仆,实际上却也存在着大根脚家臣限制乃至威胁皇权的倾向,其中原因在于元代皇权的内在矛盾。

  • 标签: 元代 家臣 根脚 皇权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保存和传承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弘扬民族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

  • 标签: 实现遗 建设开展 开发提升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从贵州经云南进入缅甸,首战就创造了闻名于世的仁安羌大捷。三年多的时间里,40万的中国远征军伤亡接近20万,将领牺牲13人,歼灭日军近7万人。作为亲历过那场战争的彭金,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参加远征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在世勇士之一。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士 光泽 仁安羌大捷 日本侵略者
  • 简介:"清官"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本来是作为一种与"贪"相对立的价值取向来概括对某些理想官吏的评价.大致18世纪的一百年间,也就是为史家艳称的"康乾盛世",情况有了变化.官场中清官无法为,也不能为,处境空前尴尬;务实的吏则大行其道,而能吏中多有操守不可深信之辈.本文以雍正对传统用人之道的另一种思考为切入点,试图对上述政治现象作一比较深入的剖析.

  • 标签: 清官 能吏 用人之道
  • 简介:包拯在嘉祐三年六、七月以後的官職差遣應表述爲"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副〕提點刑獄考課院"。《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有關斷句不無當。包拯在嘉祐三年以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之差遣,不僅可以在當時制度中得到合理解釋,亦是當時制度既成之規例。儘管現存之包拯傳記資料對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記載不盡一致,且多有節略,但其中史實皆可以徵信。包拯嘉祐三年的差遣及其中名實之興廢亦反映出從仁宗到神宗時期臺諫職變化的制度傾向和政治特徵。

  • 标签: 包拯 御史中丞 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 臺諫
  • 简介:JoseCarlosFernandesDeAndrade(若泽·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德·安德拉德),1950年3月10日生于葡萄牙,联合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成员,奥地利摄影联盟执委会成员。

  • 标签: 摄影家协会 联合国 卡洛斯 专访 热情 激发
  • 简介:<正>本书是以2008年8月东方学会主办的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第五十三回中"中国近世艺能所见之都市与乡村"研讨会论文为基础编定的论文集。东方学会乃二战后日本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主要支持对东方诸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在日本东洋学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以近代以前的时代为主要关注点、打破学科界线(历史、社会、经济、民族、思想、哲学、宗

  • 标签: 小南一郎 地域社会 义信 历史文化研究 田仲 文芸
  • 简介:“华衣衬美人,佳瓶盛芳醇。”我省的茅台酒瓶,独具一格,最富地方特色,备受顾客的称誉。酿造茅台酒之初,并无酒瓶,由沽酒者自备盛器。至清咸丰以后,才有茅台村附近的中华村烧制的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盛酒出售,有装一斤、二斤、三斤不等的三种型号。但这种酒瓶体积大,质量差,既不便携带,且易破损,后又改为长方形微扁的陶质酒瓶,每瓶盛酒三斤。直到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举行的世界物品展览会上获奖后,名驰中外,销量日增,为适应外运需要,成义荣和两烧坊几经研究,试制成与现在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小口短颈的黄色陶质酒瓶,此种定型的茅台酒瓶,一直沿用到解放以后。1958年,为使装璜美观,曾改为形状相同的白色细瓷瓶,因其漏酒,又改为乳白色的玻璃酒瓶,形状不变。这种酒瓶通入电光后,晶莹璀璨,颇为绚丽,深为人们喜爱,一直沿用至今。它开初由桂林制造,因运费高昂,后为贵州清镇烧制。为降低成本,继建成茅台玻璃厂制成现在的茅台酒瓶。

  • 标签: 中华村 陶质 衣衬 沽酒 地方特色 玻璃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