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32-01摘要目的总结小儿烧伤休克期补液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33例小儿烧伤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儿顺利渡过休克期,1例来院较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放弃抢救自动出院。结论加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和观察是有效防治早期体克和全程治疗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对患牙转归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4月我院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依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口SRP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记录其全口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咬合受力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出血指数显著下降,牙周袋深度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咬合时间与0天比较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进行单独咬合调整治疗无法显著改善牙周炎,通过SR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效果。方法结合6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行过渡性修复,3个月后,制作永久性修复体,最终完成咬合重建。结果随访3~12个月6例患者咀嚼效能恢复良好,关节无任何不适。结论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行咬合重建修复效果显著,患者接受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口内扫描仪定量评估正常力咬合下后牙长轴角度变化量及牙冠特征点相对位移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研究生志愿者15名(男性5名,女性10名,年龄22~30岁),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扫描获得张口状态上颌和下颌后牙表面数据(U1、L1)作为咬合前数据;嘱志愿者以正常力咬合,扫描后牙颊侧获得颊侧咬合数据,作为配准依据。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沿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牙冠龈缘及近远中邻接触区绘制边界线,确定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的牙冠长轴、质心及近中功能尖顶点,分割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为单牙数据。通过单牙数据和颊侧咬合数据对应牙冠颊面共同区域,将单牙数据逐一配准至咬合数据,获得新的上下颌后牙数据(U2、L2),作为咬合后数据。以第一磨牙为基准,测量第一磨牙与邻牙间牙冠长轴夹角及质心距离,计算咬合前后变化量,以咬合后质心距离变小为负值,反之为正值。以第一磨牙牙冠表面为共同区域,分别将L1、U1配准至L2、U2,测量咬合前后第二前磨牙或第二磨牙的牙冠长轴偏转角度、质心及近中功能尖偏移量。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以及上下颌同名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结果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质心距离的咬合前后变化量[-0.022(0.046) mm]显著大于上颌[-0.006(0.040) mm](P<0.05)。咬合前后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长轴偏转角度[0.913°(0.647°)]和第二磨牙质心偏移量[0.102(0.106) mm]分别显著大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0.590°(0.550°)和0.074(0.060)mm](P<0.05)。结论咬合前后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均可发生牙冠长轴偏转及质心偏移,下颌变化量显著大于上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牙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接受牙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n=30)在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牙周指标和咬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拔牙与不拔牙对患者疗程、牙齿排列、面形及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由我院正畸专家按照患者治疗前的X线片、模型、面颌相片等临床资料挑选出的既能采用不拔牙,又能采用拔牙进行治疗的4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拔牙治疗,对照组采用不拔牙治疗,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中线以及侧貌,以5分制逐项为每位患者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的疗程。结果两组之间的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以及中线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侧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在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中线等方面都具有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与不拔牙患者相比,拔牙患者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侧貌面形。
简介:目的:观察尖牙保护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以经临床和MRI检查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盘前移位的16例患者共26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疗程为3-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张口度评估下颌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复查3.0TMRI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VAS评分平均为2.08±1.65,显著小于治疗前的7.19±1.58(P〈0.001);张口度平均为(36.13±5.97)mm,明显大于治疗前的(25.15±6.02)mm(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21侧关节的MRI表现变化不明显,仅有5侧关节的MRI表现有明显改变,均显示为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其中3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盘回复至基本正常位置,另2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恢复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下颌运动功能,MRI表现不能作为评估咬合板疗效的单一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脑疝后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探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的临床有效的量化指标,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把握准确的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死亡率,提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本论文釆用回顾性分析,对12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17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后均施行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比较,术前梗死面积通过磁共振或CT扫描评估,并测量中线移位值(mm)和梗死体积(cm3),记录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发病至手术时间(小时)。术后3个月后进行mRs评价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疝前死亡率(16.67%,2/12)明显比脑疝后组(64.71%,11/17)低,同时脑疝前组术后3月mRs评分明显低于脑疝后组,即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好于脑疝后组。说明脑疝前手术降低死亡率,提高神经功能水平。脑疝前组与脑疝后组相关指标的结果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有显著差异,P<0.05,即三项可以作为早期手术指标。性别、年龄、梗死体积、发病至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面积脑死患者,脑疝前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相对于脑疝后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可作为手术选择时机的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