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及对抗PLA2R抗体的影响。方法:研究截取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8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依据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1例。A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24小时尿蛋白定量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抗PLA2R 抗体表达水平。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A组(80.4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均有显著下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可降低抗PLA2R抗体,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真武汤 当归芍药散 治疗 临床观察 抗PLA2R抗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输血检验中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输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全部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然后观察不规则抗体与性别以及是否受孕的关系,然后再对不规则抗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分析以后发现,150例患者中一共检测出了30例阳性患者,这30例阳性患者其中有7例(9.33%)为男性患者,23例(30.67%)为女性患者;在全部患者中,怀孕女性一共有40例,其中检测出阳性的有17(42.50%)例,非孕妇的女性有35例,检测出阳性的有6例(17.14%)。结论:临床对患者进行输血前采取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效果较为显著,这样可以减少溶血的发生几率,在对患者进行安全输血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不规则抗体检验 应用效果
  • 作者: 田新平 赵丽珂 姜振宇 王燕 黄慈波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春 1300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石河子 832000,深圳大学华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 518111
  • 简介:摘要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检测到ANCA为最突出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经典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我国AAV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AAV的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对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建议。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1例怀疑由免疫球蛋白G(IgG)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其母亲ABO血型为A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排除ABO、RhD溶血。对患儿外周血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实验,发现存在与患儿不相容的抗体,对患儿血浆、患儿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均为IgG-E。该患儿溶血病由母体的IgG-E抗体引起,且因产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而未被发现。提倡孕妇产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或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早期干预,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免疫球蛋白G 产前诊断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验结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的203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功能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甲状腺抗体情况、不同异常的甲状腺抗体情况。结果:男性甲状腺抗体总阳性率低于女性,P

  • 标签: 健康体检人群 甲状腺抗体 甲状腺功能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诊断中痰涂片与结核抗体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本院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诊断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其中痰涂片检测患者纳入常规组,结核抗体检验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结核抗体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病患者实施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5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病毒免疫性肝病组和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LKM)、抗肝细胞胞质抗原(LC)、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核抗体(ANA)阳性检出率分析。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AMA、LKM、LC、SLA、A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病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能有效的对肝病类型进行诊断,为医师制定后续的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 肝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抗SSA抗体是自身免疫性抗体的重要成员之一,SSA抗原广泛分布在多种组织,本文主要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进一步了解抗SSA抗体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SSA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抽取到符合本次实验需求的患者,共68例,在进行常规精液检测后,增加进行抗精子抗体检测,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保障实验真实有效开展后,发现实验案例的实际抗精子检测阳性率与患者自身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动百分比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结论:综上,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中,开展抗精子抗体检验,可以更好的为后续措施提供参考意见,故值得推广参考。

  • 标签: 精子 抗精子抗体 男性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白癜风患者诊治中运用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TGAb阳性率33.33%、TPO-Ab阳性率30.00%比对照组高6.67%、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癜风 甲状腺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输血前常规检查加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照组只做常规检查。统计2 组实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7.00%,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液输注无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若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有效的明确不规则抗体情况,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Ab)双阳性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MG患者,共纳入34例MuSK-Ab阳性MG(MuSK-MG)患者、11例双抗体阳性MG(double-antibodies positive MG,DP-MG)和80例AChR-Ab阳性MG(AChR-MG)患者。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DP-MG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方面与AChR-MG患者和MuSK-MG患者的差异。结果DP-MG组患者的女性比例为7/11,男性比例为4/11,发病年龄为(41±27)年,与AChR-MG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G组和MuSK-MG组眼外肌受累的比例(8/11和52.9%)低于AChR-MG组(83.8%)(均P<0.05)。DP-MG组和MuSK-MG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6/11和61.8%)高于AChR-MG组(20.0%)(P<0.05)。DP-MG组和MuSK-MG组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8/11和74.2%)低于AChR-MG组(96.8%),DP-MG组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阳性率(5/10)低于AChR-MG组(85.1%)(均P<0.05)。MuSK-Ab滴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466,P<0.05),症状改善后抗体滴度下降。DP-MG组和MuSK-MG组患者对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反应性(2/11和9.1%)低于AChR-MG组(66.3%),且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11和39.4%)高于AChR-MG组(15.0%)(均P<0.05)。4例DP-MG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胸腺增生和胸腺瘤各2例。后续随访发现5例(5/11)DP-MG患者达到最轻微表现状态及以上更好状态。结论DP-MG患者的性别分布、发病年龄、药理学特征和电生理检查与MuSK-MG类似,但DP-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介于AChR-MG和MuSK-MG之间。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病变分布、形态学特征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经临床及血清抗体检测确诊的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25,43)岁]和AQP4抗体阳性NMOSD患者36例[男性3例,女性33例,年龄42(29,54)岁],分别纳入MOG组和AQP4阳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并记录颅内病变的部位、形态及数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类型的病灶数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病灶对于两种疾病的提示意义。结果在22种不同类型的病灶中,共有7种类型的病灶数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OR=21.91,95%CI 3.09~61.69,P<0.05)和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OR=10.48,95%CI 2.00~18.89,P<0.05)是鉴别MOG组和NMOSD组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51.4%(18/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2.8%,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9.02,P<0.01)。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31.4%(11/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5.6%,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3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周围型病变(包括幕上软脑膜炎、皮质脑炎、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幕下软脑膜炎、幕下软脑膜下脱髓鞘、幕下周围型病变6类病灶)对于提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颅内病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3]较仅依据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AUC=0.75)或中央型病变(幕上脑室旁白质病变、间脑、幕下脑室旁等3类病变,AUC=0.64)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较AQP4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颅内病灶的发生率更高,且两组疾病的颅内MRI病灶在分布及形态上有特征性表现。识别周围型病灶(沿软脑膜分布)和中央型病灶(沿室管膜分布)分布模式对于鉴别两组疾病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水通道蛋白4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作为抗体的一种新型替代品,亲和体不仅以高亲和力与靶蛋白特异性结合,同时又具备相对分子质量小(~6 500)、穿透性强、免疫原性弱和制备过程简单等诸多特性。因此,亲和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体内成像诊断和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和可行性。此文对其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亲和体 靶向治疗 成像诊断 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 000例计划输血和手术备血患者,筛查其不规则抗体,观察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及分布情况,分析Rh五项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影响。结果1 000例输血患者筛查出阳性患者120例,阳性率为12.00%。特异性抗体中,Rh系统最多,占37.50%(45/120),自身抗体占15.83%(19/120),无特异性抗体占12.50%(15/120)。Rh五项分型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筛查中CCDee表型最多,占18.33%(22/120),其次为CcDEe表型(16.67%,20/120)和CcDee表型(15.83%,19/120);RhC、c、D、E、e抗原分析结果显示,RhC抗原阴性患者占8.33%(10/120),Rhc抗原阴性患者占52.50%(63/120),RhE抗原阴性患者占55.83%(67/120),Rhe抗原阴性患者占3.33%(4/120),RhD抗原阴性患者占0.83%(1/120),P<0.05。结论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效果较理想,还可预防输血过程中出现的溶血反应等并发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血液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是AMR的病因,而产生DSA的主要原因是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错配。因此HLA分型和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重点。本共识系统梳理了HLA分型和抗体检测的不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应用上述检测结果评估肾移植受者同种异体免疫记忆和初始免疫反应风险,并给出了相关的专家推荐意见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检测 供者特异性抗体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探讨抗核抗体(ANA)致密斑点型(DFS)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95 289例连续送检标本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的结果。结果显示,ANA阳性率39.60%(37 733/95 289),DFS阳性率1.19%(1 139/95 289);在ANA阳性患者中,DFS阳性率3.02%(1 139/37 733)。DFS阳性者在21~40岁比例为55.57%(633/1 139),而ANA阳性(除外DFS阳性)者在41~60岁比例为37.26%(13 636/36 594)。ANA阳性(除外DFS阳性)者主要在风湿免疫科(59.23%,18 402/31 066),而DFS阳性者主要在妇产科(3.08%,49/1 593)。1 139例DFS阳性者中,自身免疫病(AID)者195例(17.12%,195/1 139);非AID者944例(82.88%,944/1 139),其中以皮肤病占比最高(19.49%,222/1 139)。AID患者中出现高滴度(≥1∶320)DFS的比例(5.13%,10/195)高于非AID患者(1.69%,16/944;P<0.05)。DFS是ANA阳性者中少见的荧光核型,主要分布在21~49岁女性患者;DFS阳性者主要出现在非AID患者中,以皮肤病最常见;DFS阳性滴度≥1∶320时常见于AID患者。

  • 标签: 抗核抗体 致密斑点型 自身免疫疾病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院内血小板输注患者90例观察,依据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随机血小板输注,观察组预先血小板抗体检测,观察输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注后1h与输注后24h的CC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4%。结论:对患者预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有助于提升血小板输注效果。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输注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