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热、头痛、恶心并呕吐、咳嗽并咳痰、昏迷、视力模糊、抽搐、颈项强直和皮肤损害临床症状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6.00、7.02、5.22、7.65、6.21、4.93、7.00、6.22,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CD4+T、CD8+T、病毒载量、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压力、白细胞、糖、氯化物和蛋白质检查指标上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4.23、4.20、4.15、5.29、5.10、5.00、4.95、4.05、4.11,P值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SF压力、白细胞和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CSF白细胞、CSF葡萄糖、CSF氯化物、CSF蛋白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钾、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CD4+T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8、4.01、2.07、4.01、3.85、2.00、2.55、4.24、5.00、2.10、3.00、1.23、5.01、3.23、2.88、6.00,P值均<0.05)。结论在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脂质体阿霉素(PLD)与表柔比星(EPI)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整理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DLBCL患者临床资料,就诊时间从2013年3月至2018年4月,共纳入411例接受过一线化疗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淋巴瘤分期等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法1∶1配对,选出PLD组和EPI组患者各151例。进而对比PLD组和EPI组的有效性和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结果PLD组完全缓解(CR)率81.5%,EPI组CR率72.2%。PLD组客观缓解率(ORR)98%,EPI组ORR 96.7%。两组CR率(χ2=0.478,P=0.489)及ORR的差异(χ2=0.007,P=0.934)均无统计学意义。PLD组发生骨髓抑制25例(16.6%),发生心脏毒性相关事件21例(13.9%);EPI组发生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相关事件均为24例(15.9%),两组的骨髓抑制差异(χ2=0.018,P=0.895)和心脏毒性差异(χ2=0.174,P=0.677)均无统计学意义。3年随访中,PLD组和EPI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9.1%和6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47)。PLD组和EPI组的3年总生存率(OS)都为8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2,P=0.538)。结论PLD在DLBCL患者一线化疗中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EPI,而在3年总生存期、短期疗效和骨髓抑制上与EPI相当。
简介: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每次取10~12.5mg雾化吸入,氧流量8~10L·min^-1,持续15~20min,每天2次,疗程10—14d。对照组予25mg两性霉素B加于500mL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疗程10~14d。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6%和73.6%,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和8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20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0例患者采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1000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分析。结果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的发生率虽然未出现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用药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最为显著,分别为85.9%和85.0%;同时,罗红霉素组64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年龄>59岁占比最多,而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则集中在15-59岁,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时,应将用药不良反应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尤其是胃肠道反应。同时,加强对用药过程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择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我院发生罗红霉素不良反应的患者 23例作为 A组,另选取同期发生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 23例患者作为 B组。对比 2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及分级情况。结果: 1级、 2级不良反应 2组无明显差异( P> 0.05), B组 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 A组,两者差异明显( P< 0.05)。 A组与 B组皮疹、肠胃不适、肝胆反应及中枢神经受损等不良反应症状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级程度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重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开展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2月,将我院92例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为参照组行阿奇霉素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退热实现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退热实现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实施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患者临床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不良反应引发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3.12接收的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50例,其中25例阿奇霉素治疗后引发不良反应和25例克拉霉素治疗后引发不良反应,回顾分析,明确具体类型并且了解给药方式。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应用静脉用药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克拉霉素组(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可能影响身体多个系统,探讨有效管理措施,提前预防,把不良反应引发概率降到最低。
简介: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咳嗽、发热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00例中,有94例遵医嘱完成了治疗过程,依从率94%,对照组有93例完成了治疗,依从率9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出现消化道等不良反应有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对照组发生率1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