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血塞通联合西医治疗脑外伤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总结注射血塞通联合西医治疗脑外伤脑内血肿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脑外伤合并脑内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临床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静脉注射血塞通注射液,每日一次,经过1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和颅内血肿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外伤合并脑内血肿中,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佳,预后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对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11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和艾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1.475,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MMPs和TIMPs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TIMP-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疗效,其抑制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MMPs和TIMPs蛋白表达实现的。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加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加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退热、咽痛、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非常好,可以明显减少症状改善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8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00ml(盐酸溴己新4mg与葡萄糖5g)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1-100ml不等剂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一氧化氮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上升,丙二醛、一氧化氨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尤以观察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提高疗效.
简介: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250ml5%GS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