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10)以及对照组(n=10)。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认知疗法,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与负性心理。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双相情感障碍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治疗联合叙事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5月参与本院抑郁症患者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治疗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提问应对方式及焦虑自评量表的差异。结果:采用认知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抑郁自评分低于对照组,采用认知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自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同时在针对提问应对方式上,采用认知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在求助、解决问题和自责等反应中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症 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类型,具有反复发作、康复难度大等特点,常规多采用药物单纯治疗,但对于情绪症状、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不佳,复发风险较高。认知疗法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常见治疗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主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治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阴性症状 妄想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认知治疗方案(CBT)在门诊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40名门诊焦虑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CBT治疗组(标准CBT、集中CBT、个性化CBT)。治疗前后,使用广泛接受的心理健康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治疗周期为12周。结果:结果显示,在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个性化CBT组在减少焦虑症状方面表现最佳,标准差降低了35%,显著优于标准CBT组(25%)和集中CBT组(30%)。个性化CBT组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最为显著。结论:研究表明,虽然所有CBT方案都有效,但个性化CBT在治疗门诊焦虑症患者中效果最佳,特别是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焦虑症状方面。

  • 标签: 焦虑症 认知行为治疗 门诊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背景:原疾病名称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经由《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更名为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以下文章内容将采用广泛性障碍为疾病名称。目的:通过认知疗法干预治疗帮助焦虑性神经性官能症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焦虑,减轻焦虑症的症状。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于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患者,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GAD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设计法对其进行匹配分组,分成青少年干预组、老年干预组每组各30例,青少年干预组采用团体沙盘治疗、团体游戏治疗及心理疾病认知讲解等治疗方案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老年组采用团体正念治疗、八段锦、放松呼吸训练等治疗方案及心理疾病讲解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观察指标:SIMH精神卫生评定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三个量表数据分数。结果:干预前两组量表分数显示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量表分数均有所下降,老年干预组分数下降幅度大于青少年干预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后,认知疗法对帮助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通过认知重构的行为干预来改善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能够从而减轻症状且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干预 广泛性焦虑障碍。
  • 简介: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院未来人才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与情感成熟的关键阶段,如何才能避免大学生出现令人担忧的不良心理状况,如何改善这类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仍需努力的方向。为满足这些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认知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个人成长。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大学生 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1-2023.12期间本院8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结论:认知治疗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病耻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睡眠医学科收治的60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提高,PSQI及ISI指数降低(P<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运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正念 认知行为 失眠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CBT)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已获得广泛认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缓解部分症状,但其副作用和复发率高的问题仍需其他治疗方法的补充。本文主要评估了CBT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CBT不仅能够显著减轻抑郁症状,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治疗 认知重构 行为激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认知治疗在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10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根据干预手段不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独进行针灸,研究组采取针灸结合认知治疗,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经针灸结合认知治疗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依从性。

  • 标签: 针灸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认知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做对照。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采用Excel软件中的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表形成随机分组序列的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GCBT组(47例)和药物治疗组(47例)。经12周的结构化GCBT治疗和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2组间Y-BOCS、HAMA14和HAMD24平均减分率和减分值的差异。结果(1)2组基线Y-BOCS及HAMA1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1,P=0.779;t=0.795,P=0.429),但GCBT组HAMD24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t=2.316,P<0.05)。2组各有16例患者退出治疗,总脱落率为34%(32/94)。(2)12周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Y-BOCS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GCBT组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Y-BOCS平均减分率[(37.0±27.4)%比(45.5±22.9)%]和平均减分值[(9.0±6.3)分比(11.0±5.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0.069,P=0.794;F(1,62)=0.001,P=0.975]。GCBT组和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3,P=0.199;χ2=0.088,P=0.767)。(3)GCBT组HAMA14减分率和减分值与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P=0.362;t=1.082,P=0.286)。(4)GCBT组HAMD24减分率与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治疗组HAMD24减分值显著高于GCBT组(t=2.239,P=0.029)。结论GCBT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强迫症患者的强迫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相当,常规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优于GCBT。

  • 标签: 强迫症 认知疗法 团体结构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际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对其治疗开展回顾性探析,按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际心理治疗;实验组采用认知治疗,分析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差异不大,没有比较意义,实验组的生活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人际心理与认知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认知明显优于人际心理,认知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更适合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

  • 标签: 人际心理 认知行为 广泛性焦虑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良好的情绪对患者的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认知干预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心理 认知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62例实施脊柱内镜手术行腰椎间盘摘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脊柱内镜手术流程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3月疼痛视觉模拟(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并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术后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能改善脊柱内镜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认知行为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疗法(CBT)对产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56例产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CBT设为观察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SDS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对强迫症患者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刻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一个月后和两个月后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0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护理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常规护理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护理当中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中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遵医行为与GSE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遵医行为与GSE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引入认知干预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临床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