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支架植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常常引起循环缺血,笔者结合具体病例谈了一些看法和体会。本研究对6例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PTAS术,在狭窄部位先用球囊行预扩张,再植入支架;对于狭窄程度严重、最近有症状发作或局部有溃疡形成、偏心性斑块的基底动脉狭窄首先采用较小的球囊进行扩张,使管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临床研究效果较好。

  • 标签: 支架植入 椎基底 动脉狭窄 后循环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眼部症状的交通动脉瘤诊断和治疗时机,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1收治的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交通动脉瘤的患者22例分别行头颅CT、磁共振、DSA造影检查,确诊DSA血管内介入微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结论首发症状为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考虑交通动脉瘤的可能。及时发现并早期给予相应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动眼神经恢复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诊断 治疗
  • 简介: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的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仍然有约30%的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支架的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步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 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置入后 支架内血栓 再狭窄率
  • 简介:患者男,20岁,因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1.5h入院。入院时意识清楚,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21次min,体重64kg,血压90.067.5mmHg(1mmHg=0.133kPa)。烧伤总面积74%,其中Ⅲ度17%TBSA,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即行补液扩容、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予碘伏保痂处理。伤第12天患者全身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约70min。浸浴5h患者出现腹胀,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混有胆汁。查体:患者体重59kg,腹部膨隆,可闻及震水音。急诊腹部透视提示:胃呈高度扩张,其内有大量滞留物,未见肠管气体,透视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见造影剂到达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诊断为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予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静脉滴注高价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俯卧位6次d,每次2h。伤第17天试餐失败,继续上述治疗,第20天试餐顺利,再行X线透视下胃肠造影检查,造影剂通过幽门、十二指肠较顺利。夹闭胃管观察2...

  • 标签: 动脉综合征 并发肠系膜 烧伤并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颅内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2例颅内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治愈24例,恢复良好3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对患者颅内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达到预防神经系统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能及时发现病情,有利于减少死亡率和并病残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于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使用手术方式摘除动脉瘤共102个,其中包括实施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76个,巨大动脉瘤瘤腔明胶海绵填塞术14个,动脉瘤孤立术12个,统计并报告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脑积水9例,脑血管痉挛4例,术后血肿2例,血栓1例,术后血栓栓塞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6.67%。结论术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术后血肿、血栓和术后血栓栓塞是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做好防范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评价支架取栓合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循环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合理分析15例经动脉溶栓(观察组)和22例支架取栓合并动脉溶栓(治疗组)的病例资料,分析2组的临床术后出血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动脉溶栓观察组和采用支架取栓合并动脉溶栓的治疗组对比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后循环脑梗死全部病例中,支架取栓合并动脉溶栓对于病人的远期恢复效果优于单纯动脉溶栓。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 后循环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例确诊为CSP且行UA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技术﹙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选至双侧子宫动脉,用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及栓塞。结果15例患者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操作成功,全部保留患者的子宫,术后患者行药物流产﹙药流﹚,药流不全者再行清宫术,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栓塞综合征较轻,1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半年后再次瘢痕妊娠,第二次行栓塞术并成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明显,能迅速止血,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瘢痕妊娠 超声检查 清宫术
  • 简介:扰乱代谢《肥胖》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垃圾食品会影响代谢,12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男生连吃5天高脂食品,肌肉将葡萄糖转为能量的效率明显降低,这种变化易导致代谢紊乱。

  • 标签: 垃圾食品 后动脉 饱餐 全身 伤害 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脱位的诊断治疗与后期康复。方法结合本病例特点采取针对性手术方法。结果患者愈功能良好。讨论由于本次治疗方法针对性强,所以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距下关节脱位/前脱位 距骨 骨折 动脉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经动脉采血不同按压面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80例行动脉采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根棉签和血管向垂直按压)与观察组(2根棉签和血管向垂直按压),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35.00%)比对照组按压失败率(10.00%)低(P<0.05)。结论 经动脉采血应用2根棉签对血管方向垂直按压,可有效发挥止血效果,凸显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行使用。

  • 标签: 动脉采血 止血效果 不同按压面积
  • 简介:摘要MRI可显著缩小阴囊疾病的鉴别诊断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和切除,在阴囊疾病影像诊断中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欧洲放射协会(ESUR)阴囊和阴茎成像工作组(SPI-WG)首次发表了阴囊MRI专家建议,旨在规范阴囊MRI的扫描技术,明确阴囊MRI的临床适应证。该文中笔者结合ESUR SPI-WG专家建议和现有文献,对阴囊MRI的检查技术规范和适应证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阴囊 磁共振成像 技术规范 适应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支架辅助栓塞复发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复发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即刻及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6例既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复发的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患者。首次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至置入Tubridge的时间间隔为14 ~90 d。4例患者采用单纯Tubridge置入,另外2例填塞弹簧圈再置入Tubridge。围手术期无并发症,临床随访5~36个月,无再出血。5例患者接受血管造影随访1~3个月,动脉瘤均完全消失。结论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发性血泡样动脉瘤安全且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 支架 栓塞,治疗性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双支架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20年3月采用双支架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7例颅内破裂VADAs患者(17个动脉瘤),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评估VADAs的栓塞程度,随访结束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DSA检查判断动脉瘤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8例,部分栓塞3例;2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出现颅神经麻痹症状。15例患者术后随访5~24个月,预后良好14例,预后不良1例;11例患者完成DSA随访,其中8例VADAs完全愈合,2例稳定,1例复发。结论双支架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VADAs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双支架后释放技术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修复的心肌应变指数表达特征。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ALCAPA修复患儿30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及对照组纵向、周向、径向峰值心肌应变指数、收缩应变指数(PSI)。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纵向、周向、径向整体峰值应变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纵向、周向、径向整体峰值应变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纵向、周向、径向峰值应变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纵向下壁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前壁基底段、心尖部、周向下壁基底段、下壁中间段峰值应变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纵向、周向、径向峰值应变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纵向、周向、径向PS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纵向下壁中间段、间隔心尖段,周向下壁基底段、下壁中间段,径向PSI前壁基底段、心尖部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纵向、周向、径向PS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ALCAPA修复,整体和区域应变和整体同步性均有所改善,表明休眠心肌恢复,但异常左冠状动脉供应的某些节段的应变在ALCAPA修复未能正常化,与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心肌损伤一致,其可为ALCAPA患儿预后评估提供一定指导。

  • 标签: 儿童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心肌应变指数 表达特征
  • 简介:以SD鼠为材料,阻断单侧和双侧颈总动脉10min,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大脑中动脉壁含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神经纤维的长度密度(LV)和形态作了研究.结果;含VIP神经纤维LV在缺血早期(1~7d)比正常增加,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神经纤维形态与正常无大异,含NPY神经纤维Lv形态在缺血无明显变化.由于WIP扩张血管作用持久,在出现病理状态造成脑血流量减少时,可持久地维持血流量.更多还原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Y 神经纤维 大脑中动脉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阴囊病变图像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血供特点,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45例阴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全体哦病患进行检查。睾丸肿瘤经手术与病理整段得到证实,部分病理行组织活检。结果18例睾丸病变中,肿瘤7例,炎症5例,扭转1例,外伤2例,隐睾3例。13例附睾病变中,炎症8例,结核5例;10例精索静脉曲张;5例腹股沟斜疝。综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为阴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准确率高,具备良好的应用性。

  • 标签: 超声诊断 阴囊疾病 彩色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