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沙丘芦苇胸腺嘧啶磷酸葡萄糖脱水酶(PcTGD)的序列进行分析与结构预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GOR法预测了PcTGD的级结构,以ProtScale分析它的疏水性,最终通过现有的序列同源性比较,用MODELLER预测了PcTGD的三维结构。结果:PcTGD具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中心Tyr***Lys和N末端的Gly*Gly**Gly的高度保守结构。结论:PcTGD属于一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

  • 标签: 疏水性 短链脱氢酶/还原酶 二级结构 沙丘芦苇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 简介:摘要目的过量烟酸通过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等作用对HepG2细胞损伤机制研究。方法培养HepG2细胞设立对照组、烟酸低剂量、烟酸高剂量、PJ34组、烟酸低剂量加PJ34组、烟酸高剂量加PJ34组。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高剂量烟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增多(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高剂量烟酸组加入PJ34后存活率升高(P<0.05)、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结论低剂量的烟酸促进细胞增殖,高剂量的烟酸促进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和抑制细胞增殖,抑制parp活性后后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减少,细胞凋亡率随之减少,过度的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伴随着细胞的凋亡。

  • 标签: 烟酸 肝细胞 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化 parp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磷酸盐(99TC-MDP,云克)联合氯化锶(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云克组37例采用单独云克治疗、89SrCl2组29例采用单独89SrCl2治疗,联合组29例采用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三组均治疗5 d,每月为1疗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云克组、89SrCl2组、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7.6%(25/37)、69.0%(20/29)、79.3%(23/29),联合组疼痛缓解率高于云克组(χ2=4.25,P<0.05);联合组骨转移灶有效率为41.4%(12/29),高于云克组的0.0%(0/37)、89SrCl2组的17.2%(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0.54,均P<0.01)。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明显优于单独89SrCl2及单独云克治疗,且安全。

  • 标签: 肿瘤转移 骨转移癌 骨痛 亚甲基二磷酸盐 氯化锶 对比研究
  • 简介:依赖焦磷酸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首先构建带有种子特异性napin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植物表达载体2300-nap及带有组成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植物表达载体2300-35S;然后用PCR法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中油119总基因组中扩增出依赖焦磷酸磷酸果糖激酶(PFK)基因片段,再以扩增出的PFK基因片段作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出一个相应的小片段。将两个PFK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2300-nap的napin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植物表达载体2300-35S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分别构建成可转录表达出发夹RNA(hairpinRNA,hpRNA)结构的种子特异型和组成型油菜RNA干扰载体,为今后油菜利用RNA干扰(RNAi)提高含油量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甘蓝型油菜 依赖焦磷酸的磷酸果糖激酶(PFK) 发夹RNA(hpRNA) 载体构建
  • 简介:光学活性的缩水甘油酸钾(4)是不对称合成的重要试剂。在设计和合成新的神经肌肉阻断剂过程中,用1,6-亚己基磷酸酯和(4)(1:2)在18-冠醚-6和HMPA中反应,分别制得光学活性的对称1,6-亚己基缩水甘油酸酯(6b)和(6c)。不对称的1,6-亚己基缩水甘油酸酯(6a)的合成分步进行,首先用(4a)和1,6-亚己基碳酸酯(11)在TEBA和氯甲烷中反应制得(5),(5)再和(4b)在18-冠醚-6和HMPA中反应制得(6a)。在合成过程中,若将(5)和(4b)在ThBA和氯甲烷中反应,除得到(6a)外,还得到一个手性的氯代亚己基单缩水甘油酸酯(7)。

  • 标签: 缩水甘油酸酯 不对称合成
1/6
  • 简介:摘要:本文全面概述了机器学习建模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常用算法,并举例阐述了机器学习建模平台在城市大脑业务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模型、建模过程及应用价值价值,总结提出机器学习建模平台正在创新迭代,且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平台将更加智能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个领域。

  • 标签: 机器学习建模平台 主要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精准靶向治疗使部分患者获益,但总体预后仍不理想。以BRCA1/2为代表的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相关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伴随着聚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广泛应用及确切疗效,PARP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结直肠癌。文章就目前PARP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PARP抑制剂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聚腺苷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高表达的核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几种小分子 PARP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的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PARP酶促作用和PARP捕获作用,导致DNA单链断裂的持续存在,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转变为双链断裂。研究证明,PARP抑制剂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而且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将阐述PARP抑制剂联合放疗的潜在理论基础,总结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梳理该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ARP抑制剂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学们,对于外研新标准初上册16模块的重点词语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让我们先到“知识检测”中去检测一下吧,然后对蘸知识讲解部分看看还有哪些词语需要巩固。

  • 标签: 重点词语 模块 上册 初二 归纳 知识讲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ilbert综合征(GS)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相关尿苷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A1(UGT1A1)基因的突变特征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归纳UGT1A1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征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截至2018年11月16日,共发现UGT1A1基因163个突变位点,上述位点存在以下规律:(1)GS或CNS表型相关的UGT1A1的不同外显子发生的基因突变个数,均与外显子长度呈正相关;(2)无义点突变主要发生在CNS I型;(3)GS、CNS II型的复合杂合突变位点的组合和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其中GS的4种复合杂合组成中,均有-3279T > G突变;(4)亚洲地区报道的UGT1A1基因突变位点在c.211-c.558有明显的聚集性。结论UGT1A1基因突变位点不同、报道地区不同及人群不同,其突变特征及临床相关性也不同。本研究对GS和CN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有参考价值。

  • 标签: Gilbert综合征 Crigler-Najjar综合征 基因突变位点
  • 简介:在大森林深处,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伯伯。或许是因为善良的缘故吧,它的帽子经常是小鸟的游乐场,渐渐地,那里成了鸟的家园。看,潇洒的鸟爸爸正在打领带,鸟妈妈在用她灵巧的爪为两个刚出生的小宝宝编织毛衣呢!鸟爷爷鸟奶奶年纪一大把了,可还在那么用心地看报。多么和谐的一家子,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多么快乐的一家子,多么温馨的一家子,真是令人羡慕啊!

  • 标签: 大森林 猎人 游乐场 玻璃窗 年纪 和谐
  • 简介:磷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不仅用作人造丝填料,以增强丝的强度和弹性,还大量用来生产焦磷酸钠。同时也用于锅炉清洗、织物染色、木材、纸张防火等。高纯度的磷酸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成为比较理想的缓冲剂、

  • 标签: 磷酸 食品级磷酸氢二钠 湿法 食品添加剂 生产工艺
  • 简介:磷酸钠又名酸式焦磷酸钠,其主要用途是作食品添加剂,用作食品的品质改良剂、缓冲剂、膨松剂、螯合剂等,用量不大。但不少复配型添加剂含有此种磷酸盐。为使公司磷酸盐类食品添加剂品种更加齐全,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客户,我公

  • 标签: 焦磷酸二钠 食品添加剂 生产工艺 成品测定
  • 简介:摘要卵巢癌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聚腺苷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打破了卵巢癌治疗的困境。随着PARPi的广泛应用,耐药问题开始出现。充分了解PARPi的耐药机制有望成为逆转PARPi耐药的重要途径。PARPi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卵巢癌可扩大PARPi的获益人群。文章对PARPi耐药机制及PARPi联合用药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肿瘤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抗药性 药物疗法,联合
  • 作者: 王玺 刘莺 黄俊星 路平 巴一 邬麟 白玉贤 张述 冯继锋 程颖 李杰 温璐 袁响林 马长武 胡春宏 樊青霞 徐兵河 黄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100021 现工作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日间化疗病区 100142,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450008,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225300,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453100,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300060,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长沙 4100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150040,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济南 250117,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苷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ESWN 01研究中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组(伊立替康160 mg/m2,第1天;替吉奥胶囊80~120 mg/d,第1~10天;每14 d重复)的4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观察化疗期间出现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野生型(GG)、杂合突变型(GA)、纯合突变型(AA)患者分别为30、15和1例,UGT1A1*28野生型(TA6/6)、杂合突变型(TA6/7)、纯合突变型(TA7/7)患者分别为36、8和2例。仅有的1例UGT1A1*6纯合突变型患者出现3级迟发性腹泻,未出现骨髓抑制。2例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均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1例发生3级迟发性腹泻。UGT1A1*28突变型(TA6/7和TA7/7)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5.6%(5/9),高于野生型(TA6/6)患者[26.5%(9/34)]。结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中,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均十分少见(<5%)。给予伊立替康(160 mg/m2)联合替吉奥2周方案治疗后,纯合突变型食管鳞癌患者并不都发生严重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但对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仍需密切监测严重迟发性腹泻和骨髓抑制的发生,并及时作出剂量调整。

  • 标签: 食管鳞癌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苷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ESWN 01研究中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组(伊立替康160 mg/m2,第1天;替吉奥胶囊80~120 mg/d,第1~10天;每14 d重复)的4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观察化疗期间出现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野生型(GG)、杂合突变型(GA)、纯合突变型(AA)患者分别为30、15和1例,UGT1A1*28野生型(TA6/6)、杂合突变型(TA6/7)、纯合突变型(TA7/7)患者分别为36、8和2例。仅有的1例UGT1A1*6纯合突变型患者出现3级迟发性腹泻,未出现骨髓抑制。2例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均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1例发生3级迟发性腹泻。UGT1A1*28突变型(TA6/7和TA7/7)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5.6%(5/9),高于野生型(TA6/6)患者[26.5%(9/34)]。结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中,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均十分少见(<5%)。给予伊立替康(160 mg/m2)联合替吉奥2周方案治疗后,纯合突变型食管鳞癌患者并不都发生严重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但对UGT1A1*6和UGT1A1*28纯合突变型患者仍需密切监测严重迟发性腹泻和骨髓抑制的发生,并及时作出剂量调整。

  • 标签: 食管鳞癌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简介:首次在温和条件下,用在传统微孔沸石合成中常作为导向剂的乙胺或1,6-己胺替代NaOH作催化剂合成出SiO2基中孔MCM-41分子筛。合成样品用XRD和N2吸附等温线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这种替代,使相应合成样品及焙烧样品的中孔骨架结构的有序度明显提高。在XRD图中四个衍射峰清晰可辨,是典型的六方紧密堆积,晶胞参数a0分别为4.11nm和3.75nm,且d100值随所用胺分子中碳链的增长逐渐从3.56nm减少到3.24nm,同时产物孔径由中孔转变为微孔。更多还原

  • 标签: MCM-41 乙二胺 1 6-己二胺 合成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