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伴随价值观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关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经验研究日益丰富。这些研究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论。科学取向的评价研究通过测量行为等外显变量,推测价值观这个潜在变量,并以统计计算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诠释取向与行动取向的评价研究凸显价值观教育的主观性与主体性,前者以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视角看待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及效果,后者鼓励当事人参与评价过程,进行主动思考与反思。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行动研究均可在价值观教育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规模的价值观教育评价中,这三种研究方法宜搭配使用。
简介:
简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价值核心、以人为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诉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抉择.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高中选修课程系列文本进行综合阅读,从多个角度对文本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做认真的反思和拓展发散,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既有系统性,又有丰富性,最终实现《普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的目的。
简介:摘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否达成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亲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的策略尤为重要。
简介:从价值观涵义入手,分析价值的主观经验性和个体差异性特征,指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态和发展与其生活经历和年龄阶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价值冲突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价值观教育只有与情感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切实有效。
简介:“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应该考虑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然而在学校教育中,仅仅因为性别原因,部分学生被隔离于正常教育之外,校园中的性别排斥现象、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全纳的性别教育”不仅包括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全纳,更包括性别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简介:现代知识观中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在人们认识中合法地位的确定,使得教学呈现出知识至上、计划至上、效率至上等特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人类教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日益呼唤一种真正合乎道德伦理的教学。由此,教学回归生活、教学人性化成为教学道德性的应然诉求。
简介:董仲舒的人性论主要观点有三:性有善质,未可谓善;性情相离,心体两分;人性三品,以中名之。其人性论较之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既有继承,又有整合,更有发展。董仲舒人性论的提出与其论人性的方法息息相关:以“天人感应”的宇宙论为其人性论的起点,用唯心主义名实论考察人性,将“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相结合。以人性论为依据,董仲舒提出了他的教化观,论证了教化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核心。他的人性论和教化观为论证教育的存在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哲学依据,有利于官学制度的建立,但也开启了封建等级政治教化之源。
简介:2014年“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实验项目总结会于2015年1月31日上午在上海宾馆顺利召开,项目组专家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蒋鸣和,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副馆长陈家虎,各实验区域项目负责人,项目实验学校校长等参加了本次项目总结会。
简介:教师的知识观是教师对知识的基本看法,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以新的观点看待知识问题。以一位小学教师为个案,通过访谈与课堂观察的方式,就其知识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新的知识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的理解与体认,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简介:王独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清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简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迅捷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师生间的代沟的拉大,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以及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等等,都在冲击着教师。为了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代价往往因为无法获得可观的收益,这使教师常常疲惫不堪。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简介: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文化环境的反映.北京中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而健康的,但在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学校价值观教育应强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同时在方法与途径上加强实践性.
简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职业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当前,学生个体发展、职业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都为高职院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本文从学生、社会与职业、职业院校三个视角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做简要分析。
简介:具有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在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着越来越中的角色,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充分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形态,以适应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流。本文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中提取适应于当代设计教育的本源哲学观念,初步建立民族文化观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理论框架导向和理论研究点。
简介: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同样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它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四个问题:教育的规模、成本与质量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学术腐败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和谐,获得飞跃。
简介: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从杜威的经验观来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主动和被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由此给予有机体各种刺激,使有机体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建构经验。观照中国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发现,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实践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优秀教师以此为参照,激励学生也积极地展开自觉的实践和反思,创造自己的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为反思的魅力所吸引,投身于“教学相长”的情境中,这也就是理想的“乐学”境界。
西方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基于交往中的价值观内化教育的哲学思考
浅谈生态主义文化观下的大学外语教学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大语文观的运用
高中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策略
关注青少年生活世界 引导自主构建价值观
浅谈全纳教育观视野下的性别教育
现代知识观下教学道德性的缺失与诉求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教化观——教育哲学的视角
2014年“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实验项目总结会顺利召开
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
论王独清的艺术观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新时期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转型期北京中学生价值观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生物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构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民族文化观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的构建
从杜威的经验观探析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