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1833例接受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的患者,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骨密度≤x-2.0SD中,40-50岁患者占比为5.13%、51-60岁患者占比为10.31%、61-70岁患者占比为40.97%、71-80岁患者占比为34.86%、81-90岁患者占比为8.73%;在骨密度≤x-2.5SD,40-50岁患者占比为2.67%、51-60岁患者占比为9.77%、61-70岁患者占比为36.01%、71-80岁患者占比为42.23%、81-90岁患者占比为9.33%。骨密度指标和年龄增长处于负相关关系(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采取多导睡眠监测(PSG)仪监测的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本次以采取PSG仪监测OSAS的80例小儿病例为受试对象,试验起始于2022.01内,终止于2022.12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40例/组)开展。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全面护理。比对睡眠质量指标、监测成功率、家长满意评分。结果:比对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微觉醒指数(A/U)、呼吸暂停次数等指标,乙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均<甲组(P<0.05)。比对监测成功率,乙组所占百分比为100.0%>甲组82.5%(P<0.05)。比对家长满意评分,乙组各项得分值均>甲组(P<0.05)。结论:小儿OSAS采取PSG仪监测时实施全面护理后,既能改善其睡眠质量,还可提升家长的满意水平和监测的成功率,有利于恢复患儿健康,可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采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与循证护理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84例乙肝肝硬化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循证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就两组治疗依从性、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TBil与AST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采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肝功能指标,总体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疾病控制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可达到理想的短期疗效,且患者的副作用可控,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一2020年1月收治的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l例;平均年龄52.6+12.5岁。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胸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运用自发性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监测神经根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在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肌电改变。本组病例中,6例均出现明显的SEP改变,出现异常的肌电反应;其中5例为单侧下肢的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1例是双侧下肢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立即提醒术者注意剥离粘连神经脊髓的操作;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的术后未出现严重及脊髓损伤并发症,术后肌力及感觉级别较术前没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供更为客观的安全指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用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选随机抽取30例作为A组,仅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其余30例则作为B组,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进行神经阻滞,对比2组临床结果。结果:对比2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示B组高于A组,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显示B组均优于A组,P<0.05;对比术后2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显示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建议临床对此方案进行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的应用对于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35%<19.57%,χ2=9.059)、肺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93.48%>78.26%,χ2=4.389)、股静脉血流速度[(23.09±1.71)cm/s>(15.37±2.05)cm/s,t=19.613]、腘静脉血流速度[(16.07±2.06)cm/s>(8.75±1.95)cm/s,t=17.502]相对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