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通过激活内源性机制促使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信使RNA(mRNA)降解,从而阻断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后基因组时代,RNA干扰技术广泛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中,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RNAi药物研究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辅助下调查医院2018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年出院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共计6519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联合使用率为50.9%,抗菌药物使用率前五名的科室,骨科79.39%、综合外科65.19%、神经外科48.52%、综合内一科42.9%、综合内二科38.84%,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前五名的科室,综合外科26.91%、骨科25.89%、综合内一科14.53%、神经外科13.11%、神经内一科11.9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对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定期培训,抗菌药物点评、分析、整改等,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提高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症状表现、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品种分布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分布情况。结果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肌肉毒性、肝毒性以及消化系统不适,其中肌肉毒性占35.00%,相比其他不良反应类型更高(P<0.05);肌肉毒性不良反应中,横纹肌溶解症为主要症状表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联用降压药或抗心肌药的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联用降脂药、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与降压与抗心肌等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调查患者病史与临床症状,科学合理用药,避免发生药物拮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1月-2012年6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过程中我院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的执行情况。方法对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整治中(2011年7-12月)、整治后(2012年1-6月),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一年的整治,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住院患儿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显著提高;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一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我院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实践。方法2015年11月,正式建成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实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职能工作三个板块,药学部、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护理部、检验科都有相应的登录窗口,在系统中开展部分医务工作,包括最新药学结果公示、合理用药最新指南信息、奖惩信息,病原学检查的结果、样本质量结果、药敏分析、耐药菌以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结果公式与分析等。结果2016年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抗生素使用率、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全程抗生素静脉用药率、医院感染率、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12.4%、45.6%、2.5%、10.6%、4.3%、56.1%、1.3%,低于2015年15.3%、53.6%、2.9%、12.5%、4.6%、59.5%、1.5%,2016年门诊抗菌处方合格率、住院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住院抗生素用药处方采样率分别为85.1%、89.1%、75.6%,高于2015年81.1%、84.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抗菌药物管理水平,降低了耐药、医院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归类分析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毒性,占总数的32.0%,临床表现主要为横纹肌溶解症;其次为肝毒性、消化系统不适,分别占总数的22.0%、20.0%,临床表现主要分别为肝脏不适、消化不良;再次为神经系统症状、皮肤不适、呼吸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分别占总数的8.0%、6.0%、4.0%、4.0%;最后为其他,占总数的2.0%,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主要为辛伐他汀,占总数的46.0%;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总数的28.0%;再次为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分别占总数的10.0%、8.0%;最后为氟伐他汀,占总数的4.0%。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主要为抗心肌药物或降压药物,占总数的32.0%,其中主要为卡托普利;其次为贝特类调脂药物、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分别占总数的20.0%、18.0%,其中主要分别为氯贝特、氯吡格雷;再次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中成药或注射剂,均占总数的8.0%,其中主要分别为克拉霉素、利托那韦、丹参;最后为抗糖尿病药物,占总数的6.0%,其中主要为格列本脲。结论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联用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