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HBV感染情况以及HBsAb水平状况,为乙肝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013年1—10月在某院进行乙肝五项体检的人群,分6~7岁、18~20岁及22~60岁三个不同年龄段各抽取600例共1800例,用ELI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中6~7岁组感染率最低,HBsAb的百分比也是最低,18~20岁组HBsAb的百分比最高,22~60岁组感染率最高。结论随着出生年代的后移,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不断提高,乙肝感染率逐渐降低。加强HBsAb水平监测和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另外,阻断母婴传播是未来降低乙肝感染率的重要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对齿槽外科中GBR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40例在我院齿槽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20例通过常规方法展开治疗为一般组,20例通过GBR技术展开治疗为GBR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1年随访,GBR组平均骨高度、平均骨宽度、平均骨密度、新骨占面、粘膜面积变化均显著较一般组高,P<0.05;治疗后GBR组语言功能评分是(12.3±2.6)分,咀嚼功能评分是(10.3±1.1)分,美观度是(90.3±3.4)分,分别与一般组的语言功能(8.2±2.0)分、咀嚼功能(7.3±1.4)分、美观度(70.2±4.8)分对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牙槽外科中,GBR技术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语言、咀嚼功能、美观度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7月—2018年7在科室接受输血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具体输血情况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治疗,观察组滤除白细胞输血,比较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29.0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输血治疗中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中常见的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各科室所出现的病理技术工作问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类病理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要点展开详细统计。结果100例病理技术问题当中,13例问题存在于申请单与病理标本的接收方面,所占比例为13.00%;61例问题存在于切片处理方面,所占比例为61.00%;26例问题存在于HE染色不当方面,所占比例为26.00%。切片处理方面存在的病理技术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水平,需要针对以上各项问题,做好包括完善制度、规范切片流程、控制试剂处理程序、完善HE染色在内的各项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建设以及科室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与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低危产妇。对比实验组无创法和对照组传统法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无创法本院于2013年7月引进国际无创分娩助产技术,对助产士进行该技能的逐一培训指导。在2014年本院产房全面开展无创助产技术,实行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严格限制会阴切开,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自然分娩的3967例产妇进行了无创接生。传统法在未开展无创接生的2012年1月-2013年1月自然分娩的5583例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结果采用传统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平均为24.6%,采用无创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仅为6.4%。结论两者比较,无创助产技术的开展明显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简介: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环境中的一个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多校区办学情况增加,通过对本校免疫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发现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积极性差、导致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下降,难以显现毕业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完善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院多年负责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指导工作,也在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例。结果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胸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CE-MRA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患者135例,均行颅脑3DCE-MRA检查和TOF-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和疾病诊断准确性。结果3DCE-MRA检查的图像优良率(99.3%)明显高于TOF-MRA检查(89.6%),3DCE-MRA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3DCE-MRA检查的图像质量清晰,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具有高度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