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取260例非癫痫患者为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常规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对照组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醒期的病样放电发生率较低,与睡眠期病样放电发生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查,便于医师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且对与其余疾病鉴别有显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检验措施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80例,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巨幼细胞贫血组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各40例,均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等血液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情况。结果巨幼细胞贫血组患者的Hb、MCH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细胞贫血组患者检测结果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血液检验措施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贫血,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胸片、螺旋CT平扫、螺旋CT重建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胸片检查诊断符合率82.63%明显低于螺旋CT平扫的94.92%和螺旋CT重建的9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与螺旋CT重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有助于临床医师发现隐匿的骨折,其中螺旋CT重建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判断骨折线走行、骨折移位、邻近器官损伤等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肠肿瘤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对30例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3例,腺瘤2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2例,腺瘤3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少1例,腺瘤多1例,诊断准确率为93.3%(28/30)。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肿瘤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对小肠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征得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沟通,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属的满意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衰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80例心衰病人,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病人分为组1和组2。组1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2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评价(1)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2)护理后心排出量、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和心射血时间;(3)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组2病人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比组1高,P<0.05;(2)组2护理后心排出量、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和心射血时间显著比组1好,P<0.05;(3)组2住院时间显著比组1短,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衰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系结石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5例胆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胆系结石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而对照组胆系结石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诊断准确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B超在胆系结石患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本次实验,实验组123例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95.93%)、诊断准确率(86.99%)均好于对照组胆系结石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胆囊在充盈状态时,胆汁与胆囊之间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就大大上升运用B超诊断在胆系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不必服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快捷,改善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先予以放射方法诊断病症,之后追踪和记录病理结果,以此研究放射方法所得检查结果,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放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放射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数据均高,且结果数据与病理检查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方法检查,可以有效和准确的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患者,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该重视运用放射方法检查的方式,以此加大诊断价值性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优质护理服务中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则不采用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满意度、操作技能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2%、92.3%、95.4%;对照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满意度、操作技能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4.6%、66.2%、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知晓率为90.8%,对照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知晓率为6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在进行优质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效果较理想,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按照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优质护理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