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学校9月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分析和探讨其流行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为今后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快速症状筛查后,再对初筛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对学校的基本情况、食堂卫生状况、饮用水供应、学生宿舍环境卫生进行调查,并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管网末梢水、地面及物表涂抹样等样品。粪便和肛拭子样品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腺病毒荧光PCR检测,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学指标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涂抹样进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79例病例,罹患率为11.60%,临床表现为腹泻(100%)、腹痛(81.01%)、头痛(29.11%)、食欲不振(13.92%)、发热(7.59%)、呕吐(7.59%);21例现患病例中的13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诺如病毒GII阳性;发病高峰在9月19日至9月24日,聚集在男生宿舍楼(78.48%),该校各学生宿舍楼内班级住宿学生罹患率无统计学差异;男生宿舍楼罹患率高于女生宿舍楼罹患率(Pearson?2=44.10,P<0.001);男生宿舍楼采光差、地面潮湿,学生在宿舍呕吐及通槽式公共卫生间可产生气溶胶。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GII型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结合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饮食调查、卫生学和宿舍楼环境调查,认为此次疫情9月1日至9月18日主要传播途径可能为接触传播,9月19日-9月24日可能发生了男生宿舍楼内的气溶胶传播。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的网络传播情况分析,为提高该刊的学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该刊基于中国知网的网络传播情况;访问用户来源及访问频次分布;被访文献年代分布,高被访文献及作者以及作者单位被访频次分布。结果2005—2008年7月《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被访问量总计77734次,其原文被下载频次为41265,论文被下载率为99.85%;来自中国高校的访问量占71.08%,网络访问量逐年增加。单篇论文最高被访1767次,作者最高被访频次为2289;机构访问频次及作者单位的被访频次呈不均衡分布。结论该刊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网络传播力度及受众逐年增加。为体视学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出现在中国武汉市的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2)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室内“超级传播者”等传播感染事件的出现,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归咎于飞沫传播的观点受到了质疑。研究发现,气溶胶才是大多数呼吸道疾病最有可能的主要传播途径,然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机制的认识仍然不足。为此,本文经文献复习,就病毒的传播方式的历史演进进行综述,评述了病毒气溶胶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冠状病毒在室内外环境气溶胶中的赋存特征及生存能力,探讨了对未来疫情防控发展战略的展望,为 COVID-19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为制订和完善HIV/AIDS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收集祁阳县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县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男性和女性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不同,男性以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多占73.71%,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其次占20.57%,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的最少占5.14%。女性以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多占48.04%,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的其次占38.24%,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少占12.75%。传播方式的变化趋势不同男性经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逐年上升,而女性经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逐年下降。结论祁阳县2015-2018年男、女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方式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同,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HIV/AIDS进行预防与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感染性腹泻等流行病传播过程中,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扶绥县疾控中心仅以常规教育对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传播开展相关的预防工作,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有效应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对流行病的传播开展相关的预防工作,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对A1组以及A2组出现流行病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健康教育的项目开展加以预防,可以将患有流行病的概率显著降低,人群对流行病的认知度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中在出现流行病的概率方面,A1组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根据当前能提供现有的健康教育条件,可以将人们针对流行病的认知度显著提高,将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最终凸显在实施流行性疾病防控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观察分析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对该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被诊断为合并乙肝孕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乙肝疫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进行治疗,对比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携带的乙肝病毒和两组婴儿的一般资料都无较大差异,患者在治疗后所携带的乙肝病毒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婴儿携带乙肝病毒率也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相比于单一的使用乙肝疫苗来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更好,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父亲血清HBv—DNA载量和孕母HBsAb对乙肝病毒(HBv)父婴垂直传播发生的影响,以期寻找阻断HBv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以HBsA异及HBV—DNA为指标筛检父亲HBs鲰阳性、孕母HBvM全阴或者仅HBsAb阳性及HBV—DNA均为阴性的121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将HBv—DNA检测阳性23例作为病例组,阴性9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19.0%(23/121);②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趋势x2=60.108,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6拷贝/mL是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较好的分界点;③孕母HBsAb阳性组与HBsAb阴性组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99,P=0.000),当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拷贝/mL时,两组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亲血清HBV—DNA阳性和孕母HBsAb阴性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6拷贝/mL是较好的垂直传播发生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站以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以血站中心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接受无偿献血标本为观察指标,于2024年1月开展ELISA联合核酸检测,回顾性筛查2023年1月至12月血液标本5000份,2024年1月至7月血液标本4000份,分析检测结果,评估输血传播疾病筛查准确率。结果:2023年1月至12月5000份血液标本ELISA检测不合格率1.38%,核酸检测不合格率0.26%,2024年1月至7月4000份血液标本ELISA检测不合格率0.60%,核酸检测不合格率0.0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核酸在血液标本传播疾病筛查准确率高于常规ELISA(P<0.05)。结论:ELISA联合核酸检测可减少无偿献血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传播疾病筛查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