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5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心理状态平凡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主要护理方式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现状相关的文献,总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的现状、产生原因和不同时期采取的护理措施,提出了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以期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期患者,本文旨在探究正念干预疗法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期患者,以护理手段的差异实施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41:41,前者与后者使用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与正念干预疗法,分析两组临床数据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SSMIS各维度得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80.49%)相比,观察组(95.12%)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来说,与常规护理相比,正念干预疗法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儿发生攻击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伤人、自伤以及毁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以及缺乏活力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机体活力,减少攻击行为,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房加装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根据患者的住院作息时间选择合适的曲目播放,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及精神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rolapsequalityoflife,P-QOL)对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OSIE总分、积极因子评分、总消极因子评分及P-QOL各项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NOSIE总分、总积极因子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总消极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QOL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背景音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和情绪改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出院病人对精神疾病及依从性相关知识的认识;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出院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42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评估病人依从性的变化,并对其进行NOSIE-30量表评定。结果教育前71.42%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知识认识不足,经健康教育后69.04%病人在出院期间遵医知识及行为有所改善(P〈0.05)。少数因环境因素而未继续治疗。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依从性有促进作用,出院后依从性教育应以提高服药依从性为主要内容,维持治疗中应重视家属的监护作用,以便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家庭管理,保持维持治疗的有效性。
简介:目的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精神疾病专业知识教育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8月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给予每周1次、持续6个月的疾病知识教育,比较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属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和0.11);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和0.21);在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疾病专业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心理护理服务模式 +个性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睡眠质量形成的影响干预情况。方法:对 2018年 03月 --2020年 02月本医院诊治的 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项目指标统计,各个组别纳入例数各 34例,所采取组别区分方式是抽签方式,试验组选择心理护理服务模式 +个性护理服务模式,参照组选择一般护理服务模式,评估护理服务后睡眠质量评定分值、护理服务内容满意总体统计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服务后睡眠质量评定分值评比参照组对应项目内容下降( 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内容满意总体统计率评比参照组对应项目内容上升( 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服务模式 +个性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干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名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有人实施6个月的舒适护理服务,于患者实施护理初始,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评估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及舒适状况与干预前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80名患者自我效能感2.0(0.50)和舒适状况64.5(10.0)均属于中等水平,干预3个月后所有患者自我效能感2.0(0.7)和舒适状况67.0(11.0)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6个月后患者自我效能2.3(0.68)和舒适状况75.0(12.5)均高于3个月前(P<0.01),且均属于中上水平。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在提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感与舒适度的基础上,同时增强其自我效能,使患者住院期间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 -- 2021年6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后,奇偶数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在临床上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33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护理相同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评分(BPRS、SDSS、MRSS评分)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会依据患者自身病情情况调整护理手法,明确护理问题,从而更好的实施护理计划,有效帮助患者更好恢复,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护理质量更高,且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降低,患者生活水平较好,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