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近年来产妇臀位外倒转术的实施情况,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联合利多卡因连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判断其对臀位外倒转术成功概率构成的影响。方法:以某医院在2019年到2021年期间收治的80名妇产科病人为例,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人,其中A组选用2%的利多卡因,B组选用2%的利多卡因和小剂量舒芬太尼。主要研究两组孕妇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T8平面的时间、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等。结果:对比A B两组的实验结果发现,B组感受到的阻滞起效时间和达到T8平面的时间都有所下降,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孕妇在手术期间的舒适度。结论:2%的利多卡因和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进一步改善孕妇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概率,降低手术期间的疼痛感,且不会对新生儿构成不良影响,因此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位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胎头高浮情况时使用改良式托取胎头法(简称IMHFH)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6例产妇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作手入组与改良组,每组各有53例,对手入组中产妇行手入宫腔取胎头法,对改良组中产妇则行IMHFH,记录两组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胎头娩出时间,统计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改良组中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较手入组更少,术中出血量及胎头娩出时间均少于手入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头位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胎头高浮情况时使用IMHFH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子宫切口撕裂的情况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缩短胎头娩出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2月~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20)予以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健康行为能力(SRAHP)、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RAHP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满意度无差异。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可增强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患者健康行为能力,提高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目拟从感恩拓延—结构理论出发,从感恩、焦虑、听力三个维度,考察不同干预措施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住院的突发性耳聋病人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感恩拓延—结构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得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的听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测得的右耳分贝值和左耳分贝值都有明显的下降,而且观察组左耳分贝值和右耳分贝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感恩拓延—结构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感恩水平,减少焦虑,提高听力,为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康复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ERAS护理对患者疼痛和舒适度的效果。方法:在接受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60例病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ERAS护理,将两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有所升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对于甲状腺术后患者,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ERAS护理,可使患者疼痛程度大大降低,舒适度有所改善,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3.3-2024.3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40),另一组为研究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评分出现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出现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发挥着明显效果,同时该护理措施,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情绪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其采用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阶段性改变理论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性,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